由于中餐要在山上解决,我们每人背了个轻便的背包,里面都是些干粮饮料。
我们沿着屋前小路步行上山。
山高海拔4oo公尺,倒不是很高,只是山路曲折,往返费时,实因峰顶风光不俗才成为当地一景,来此不可不游。
山间的空气带着草木花露的芬芳,格外清新,再加上不时传来的鸟叫虫鸣,和海边相比又是另一种幽静的美。
在此间流连亦能让人份外的心清窍通,神清气爽。
有说有笑一路走来,快十一点的时候我们终于登上峰顶。
三个人均是眼前一亮,只见眼前是一个二百多平方的天然大平台,四周绿树环抱,十几棵两人合抱的大油松如卫士般挺立各方。
平台中央一眼清泉汩汩而出,泉水积成半圆形的池子后仍无处容身,只得沿着沟壑向一边流去,直泄下山,不知是否就是我们度假屋门口那涓涓细流。
树上雀鸟蹦跳鸣叫,草中繁花姹紫嫣红,花间蜂蝶盘绕飞舞,端的是恬静幽雅的好去处,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走到台边,山风扑面,这里早有为防游客失足设置的铁栏。
极目远眺,但见长空如洗,碧海翻波,海天相连,难分界线。
这边港口海鸟盘旋,桅如林立。
走到另一边,又是一番不同景象,青山连绵,郁郁苍苍,最远处隐约可见山间小庙,红墙黄瓦,与叠翠层林相映成趣。
我们不是唯一的观光者,台上已有十来人,分作两群,正在游走观景,驻足留影。为这宁静的地方添了一丝活泼。
时间很快也差不多到了中午,曼妮姊在树下空地铺上餐布准备进餐,我见地下餐布,心中又是一动,不敢再看大伟,脑中却不自觉的回忆起昨晚的香艳场面来。
面包火腿,红茶可乐,虽不如海鲜和碳烤可口,在这种地方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可能走了一上午的路大家也都饿了,虽不能说是狼吞虎咽,但是也看不出半分斯文形象来。
心中暗笑,舒畅无比,出来玩要的就是这种顺其自然,随心所欲的感觉。
上山用了三个来小时,下山大概也差不多。我们不敢多待,下午一点多就收拾下山。
临走不忘环保,将所有垃圾包好,放在袋中一并带下山去,举手之劳嘛。
天有不测风云,才走了不到一小时,刮起一阵强风,黑云压顶,周围渐渐暗下来。
我们赶忙加快脚步,希望能走到半山亭中避雨。
可是,事不遂人愿,五分钟不到,豆大的雨点劈哩啪啦的落下来,打在身上隐隐作疼。
无奈,眼见无雷,找了一棵大树,几个人合力把餐布撑在头顶,聊胜于无。
虽然如此,三个人仍是浑身湿透,我和曼妮姊湿衣贴身,曲线毕露,内衣轮廓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