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或注视着贾诩渐去的背影,暗惊道:“贾诩果真比荀攸有远见他能看出孔明会说服吴,而联手抗曹的结果……此人的谋略可说与孔明相差不远。看来荀攸之计是全盘落空了,因为,他太低估孔明了,根本未料到其会联合东吴对付我们……”
不出四日,果真如苟或等人的预计般,孔明与龙天扬、冬梅一行人到达了吴国的柴桑郡……
众人一下船,便有早己等候多时的吴军上前接待。众人将行李包裹搬上车后,遂坐马车驰向城内。
鲁肃坐在车尾,他微笑着对孔明等人道:“大家先请入驿馆歇息吧!我们早己准备好了,等着你们呢:”
孔明执扇拱手道:“那有劳子敬先生了!”
突然,龙天扬感叹道:“啊!真想不到我们所乘的船能在城墙下停泊……”
鲁肃闻言,自豪而兴奋地道:“龙之军师,你还未看到呢……我们吴国的水路就如陆地般方便……无论是进城的商人、百姓……还是军士都是坐船而来的。”
正说时,马车己驶进城内。未走出几丈远,龙天扬惊呼道:“哇!城里好热闹!”
只见城里那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叫买叫卖之声不绝于耳。茶楼酒店林立大道两边,整条衔看上去极其豪华……
孔明、龙天扬、冬梅三人皆惊叹不已,赞叹不绝。
突然,鲁肃沉重地道:“吴国的确富强、兴旺,可是,这也是受了战乱的恩惠。”
龙天扬与冬梅闻言,皆面面相觑、惊诧不已。
只见孔明肃穆的沉声道:“那是由于河北和中原地带战乱不息人们都向南逃亡所造成吴国现有的民富国强的殷实国力。”
鲁肃颔道:“确实如此!这其中就有曹操与袁绍之战……自从董卓之乱以来,豪族贵臣之间为了权欲之争,数十年以来,以许昌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一直混战不休。
战争涂炭生灵,造成很多人背井离乡,逃到东吴和荆州……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文人、工匠和商人……因此,吴国的人口骤然增加,生产力也随之展提高了,因力亦突飞猛进、富强起来……而且,吴国此地气候宜人,与河北相比气候较为温和、水分充足,尤其是家桑生产己越来越快……还有,我们长江水上的贸易也是达。
商人们西远至蜀,南至南蛮……生意经营得非常红火……“孔明微笑着赞道:“东吴的确是土地肥沃、富饶美丽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鲁肃深沉地道:“是啊:但正因如此,曹操才想将吴据为已有呢!”
正说时,众人已驰进衔中,百姓们遂分让两边齐羡慕地注视着众人。
那驾马车的士兵连连喝道:“请各位父老乡亲让一让……小心碰到马车!”
一位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注视着车内的众人,口中,喃喃地低呼道:“昭!这几人好象是当官的,看他们衣着华丽的模样一定是的……”
紧随马车后的士兵闻言,遂侧注视着此人,低沉地道:“是何人与你无关……不要在此乱讲!”
那中年胖子“嘿嘿”笑道:“你不要这么凶!看你这副狐假虎威的奴才相,也一定伴不上什么大身份的人……他们顶多是个芝麻大的小官而已”这士兵骤闻此言,气得面色铁青,遂口不遮拦地道:“你这乡巴佬竟敢污蔑我,你知道那坐在马车上手执羽扇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卧龙’先生,还有那位少年……”
话未道完,人群顿时如锅内的沸油般沸腾起来,人们皆争相挤了过来,纷纷惊讶万分地议论道:“啊!那坐在马车上的年青人竟是‘卧龙’先生……”
“什么?他就是‘卧龙’先生?就是那位以五千兵力大破十万曹军的孔明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