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何必弯记 > 第八十九章(第2页)

第八十九章(第2页)

何必转身急道:“怎麽回事?”

少女沉思道:“好像出问题了”

何必又道:“什麽问题?系统出错吗?能不能快点修好?”

少女看着她,疑惑道:“奇怪,她竟然喜欢你”

何必迟疑道:“怎麽可能……”

她随即又有几分惊喜问道:“什麽时候?”

何必好像在打哑谜。但少女却听懂她在疑惑什麽。

少女回:“也许就在她想拿下面具那一刻”话中似乎有深意。

何必片刻回神,问少女道:“这就是你说的问题?”

少女反问:“这难道不是问题吗?你可一直都用的是何必瑶的身份”

何必做了个深呼吸,看着少女怒道:“我忍你很久了!”说着跳了起来。

只见少女急忙一个弹指。何必立刻感觉自己飞了出去,她再次感觉到重力时,发现自己出现在了刑部大牢里。何必想找少女算账却已找不到人影。她忽然听到几道脚步声停在牢房外,转身时看到了洪钟。

洪钟道:“何必瑶,圣上仁慈,决定给你一个机会”

何必疑惑:“什麽机会?”

洪钟道:“殿试。你运气不错,这可是本朝第一回。”

何必一愣,听洪钟又道:“圣上说,如果你真是不学无术之辈,科举舞弊案也不必再查下去,就此就可以结案。所以能不能活命,现在可就看你自己了。”

洪钟说到最後,已像是嘱咐何必一样。她说完吩咐左右将何必提出大牢。

……

皇宫大殿。此刻已站满了文武官吏。

本朝科举并无殿试,因为何必瑶一案,皇帝钦点特开此先例。

御林军押着何必进了大殿後退在一旁。

何必看到前方高座上那位九五之尊,正准备行礼,馀光又看到帝位旁边站着的一人时愣住。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司书。

何必想到自己现在处境,急忙回过神行礼请安:“民女何……必瑶,叩见陛下。”

皇帝从奏折里擡眸,看了眼何必,问道:“你就是科举舞弊的那个学子?倒是好大的胆子。”

皇帝普普通通一句话,却仿佛有威压从天而降,压在了何必肩上。

有些身居高位之人,谈吐上仿佛都带着某种迫人的压力,行为举止也都很老练沉稳。风朝这位皇帝在位已有二十多年,权力滋养之下,气度更是不凡。

何必抗住威压道:“民女冤枉。”

皇帝道:“刑部丶大理寺丶御史台三司会审,难道还能都断错案,故意陷害你不成?”

何必沉默。争论无用,她只能选择沉默。三司查到的那些证据,一笔笔一条条都在说她有罪,几乎铁证如山。

皇帝忽然道:“朕给你一次机会,朕问的问题,你若答得好,能证明你不是无才无德之辈,便说明你有冤,朕便帮你平冤昭雪。”

何必感觉到头顶威压被收了大半,她听到时眼睛一亮。洪钟没有骗她,皇帝想给她一个活命机会,所以才特开殿试。只是不知道,皇帝怎麽突然作出这个决定。

高位之上,皇帝已经发问。皇帝问道:“河南遭遇蝗灾,若你是知州,要如何办?”

河南蝗灾是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去长安这一趟,何必也曾听路人谈到一二,但她没想到皇帝竟然会拿这个做考题。

春季发生蝗灾必然影响秋收,农田欠收则将面临饥荒,饥荒会有流民,流民又会带来安稳丶瘟疫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官吏只能提头谢罪。若是国库充盈,存粮充足,皇帝不会问她这个问题。何必心里明白,真正让皇帝头疼的是钱的问题。

一国之经营,与一店之经营,本质上几乎大同小异,无外乎是开源节流的问题。蝗灾已经发生,开源来不及,只能先节流。赈灾钱不够,而现在风朝花钱最多的,在与北夷的战争上。

早年北夷扰乱边境,皇帝一怒之下派了重兵攘外戍边,定远大将军几战大捷,民心振奋。旁人只看到大捷,但明眼人却知道,这每次大捷背後,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粮草丶盔甲丶武器丶战马丶城池哪一项不要钱,每天天一亮,就是几十万大军在张口等着吃饭。边关虽连战连胜,但对风朝经济却没带来多少利好。

何必擡头,道:“停战”

皇帝愣了下,看着何必眯了下眼睛,他问的只是蝗灾的事情,但殿上这个丫头竟然看出了他真正烦恼的问题。当年北夷扰乱边境,他一怒之下派了重兵戍边,眼下虽然百战百胜,但失去的却比得到的还多。皇帝不是个商人,但也得衡量利弊。利弊衡量之下,最好的办法便是停战。只是当年出战是他做的决定,如今要想停战,在这些臣子面前却不好出口。

百官面面相觑,看看皇帝,又看看何必。

朝中惯会看皇帝脸色的大臣,见了对何必斥责道:“黄口小儿,陛下是问你河南灾荒如何处理,你答的是什麽!”

皇帝嘴角不易察觉擡起,制止大臣,对何必道:“你继续说。”

何必道:“战争是为了边疆稳定,如今夷寇不成风浪,风朝需要商贸发展。西域有中原需要的骏马丶珠玉丶异药,中原有西域缺少的粮食丶细盐丶丝绸,如今停战行商,方为首选。”

百官哑口,有些瞪着何必,心中虽觉得她说的有几分道理,但却暗道小儿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另外有些揣度出圣意的,不免暗中点了点头,比如宋涵。

皇帝听完并不言语,面色沉沉,猜不出是什麽意思。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厉色道:“朕方才问你的可是河南蝗灾的事,你遑论国策,该当何罪!”一声威严赫赫,带着生杀予夺的霸气。

百官噤若寒蝉,诚惶诚恐,不敢出声。

何必咬牙撑住,继续道:“蝗灾定会影响秋收。如若百业兴盛,河南百姓以经营之所得,易他地之馀粮,百姓便不至于颠沛流离,饿死他乡。”何必说完俯身,决定听天由命。而此刻,高台之上那人便是“天”。

关于停战的想法,在场的这些大臣恐怕都曾想过,但却没人敢先提出来。只怕是俱与天子之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