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惠娘倒了杯温水,压下胃里的不舒服,待缓过气後,才有空闲打量这家喜来客栈<p>
她叫来店小二,打听之下,才知道他们母子住的是上房,听到房钱她惊得咋舌,京城房钱真是贵得吓死人,便赶忙说了离开的打算<p>
店小二却告诉她,楚雄已经付清了房钱,而且一次就付了一个月<p>
柳惠娘在心底把楚雄骂到臭头,想离开,但一想到这房钱已经付了,不住等於白白送钱给人家,况且她和儿子刚到京城,人生地不熟,还没个方向,若先有个住的地方,确实较安心<p>
大不了待找到了相公,再把房钱还给他<p>
“知道了”她说<p>
既然决定先住下,便吩咐店小二送洗澡水和吃食来,母子两人需要洗去风尘,填饱肚子<p>
见店小二还杵着没走,似乎还有话说<p>
“有事?”<p>
“夫人,夫妻嘛,有什麽事好好说”<p>
柳惠娘愣了下,突然恍悟,店小二把楚雄当成她相公了<p>
她正要否认,却又立即想到当时自己是被楚雄当衆扛过来的,这时候解释,恐怕生出其他闲话,只好暂时忍下<p>
“多谢小哥”<p>
她笑咪咪地应付,把店小二瞒骗过去,待热水和吃食送来後,她和儿子洗了个澡,身上弄得乾乾净净,又赶紧吃个饱,最後倒头睡一觉,醒来时,已是下午<p>
柳惠娘带着儿子出了客栈,请店小二帮忙叫了辆马车,去城中晃晃,并打听丈夫的下落<p>
相公在信中说过,他借住在友人家中苦读,定期与人探讨时论这位友人姓巴,住在南大街的卑子胡同<p>
她让车夫载他们母子去城南,车夫见他们母子两人似是外地来的,不免就多聊了些<p>
“每年进京赶考的考生们大多住在城西或城南一带,刚进京的学子为了省银子,大多会先挑选城南附近,花费便宜”<p>
“麻烦您了,咱们母子人生地不熟,若有个人带路,便能省下不少事”<p>
“哪儿的话,等您相公高中,您和小少爷就可以享清福了”<p>
柳惠娘客气地道谢“借您吉言”<p>
城南的卑子胡同是一条狭窄的巷子,民居也较破旧,附近邻居发现有马车进来,皆好奇地张望<p>
柳惠娘牵着润哥儿下车,请车夫等一等<p>
她走上前询问“老翁,请问这附近可有姓巴的人家?”<p>
“有啊”老翁指了一处最里头的屋子“就是那家”<p>
柳惠娘听了心喜,连忙道谢,牵着儿子去巴家门口叫门<p>
敲了半天,无人应门,柳惠娘心想,该不会正巧出门去了?<p>
这时隔壁打开门,一名大婶走了出来<p>
“你找谁呀?”<p>
“这位婶子,请问这家人可在?”<p>
大婶仔细打量她,见她虽然衣衫旧,却乾净清爽,又带了个可爱的儿子,对她有好感,便温声道:“你是巴家的谁呀?”<p>
听到巴家,柳惠娘心喜,应该是这里没错了<p>
“实不相瞒,我们母子是来找我家相公的,相公就借住在巴家”<p>
“巴家早就搬走了,这户人家已经有一年没住人了”<p>
柳惠娘愣住“怎麽会?”<p>
“我就住在隔壁,这家以前倒是曾经住了一位姓巴的人家,但没几个月就搬走了,已经搬走一年多了呢”<p>
“他们搬去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