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报纸上的真相
楚靖宇拖着虚弱的身体,照例每日一呼唤系统。
1027依旧没有反应,他只能祈祷,但愿系统没事。
这两日楚靖宇身体好了些,虽然脸色苍白的吓人,至少不像一开始那样无法下床。
出于职业习惯他开始着手调查纱厂遇袭的事,关于原着他有不少疑问想要找穆宣叶求证。
穆宣叶昨天晚上回来就把自己闷在屋里,敲了两下门没反应後,楚靖宇推门而入。
映入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报纸,地上丶桌子上丶还有墙上哪都是,有的报纸被鲜红的笔画圈的面目全非。
楚靖宇压住心中的不适,走进贴在墙上的几张报纸。
报纸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
有虞城公报,大时代杂志报还有一堆叫不上名字的小报,里面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关于虞城大学的。
他简单浏览拼凑出一个信息。
大概半年前,驻扎虞城的洋商们提出多项提案,插手虞城工厂的建设,旨在抑制本土工商业的发展,好在经济上完全统治虞城。
而此时虞城百姓们的日用品八九成都是从洋商那里买来的,这时候有个时髦的词——舶来品。
谁家里都能看到两件进口的东西,日常用的火柴,照明的手电,女孩子们用的口红和丝袜,无一不是来自洋人之手。
当洋人开始插手面粉厂时,因为坐地起价又没理由的开除大批工人後,激起全城百姓的一致不满。
其中一张报纸被红颜色的标记圈起,那是虞城公报刊登的关于虞城大学校长穆连润的演讲。
“多磨多难,时运艰难,
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贫苦,
望诸君奋勇顽强,勤奋好学,
唯有此般,方可助後辈远离苦难。”
百姓们本就是充满怨气,有人带了头,场面更是一呼百应。
有人沿街发放传单,呼吁大家抵制洋货,租界的巡捕房为了镇压人们的反抗情绪,带着高帽子的洋大兵抓捕了几十名无辜百姓。
全虞城的学生集合起来要求被洋人管控的巡捕房放人,却遭到多方势力阻挠。
闹到最後,整个虞城大大小小的学校全面停课。
有人开始怨恨校长穆连润害的学生们没学上,甚至有人为此丢了性命。
有人说穆连润不懂感恩,因为没有洋人他们连电灯都用不上。
在这样的讨伐声中,穆连润自杀了,在虞城学校停课时期。
再开学时虞城大学已经换了一位校长。
穆连润的死只有少数人知道,整个虞城的报刊都没有记载。
楚靖宇看的酸涩,他不知道穆宣叶父亲之死背後还有这个故事。
穆宣叶的卧室和他所住的是一个户型,穆宣叶如果在屋里的话,只能在卫生间了。
楚靖宇轻轻叫了两声没有人回应,他打开卫生间的门,发现穆宣叶居然躺在浴缸里。
浴缸里的水浸没过身子,穆宣叶衣服穿着整齐,背靠在浴缸边缘垂着脑袋,安静的吓人。
他屏住呼吸用手试探穆宣叶的鼻息,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