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皇上登基之後,修改了赋税收取数量方法。由原来规定好的数量,改为每年根据粮食所産石量,收取当年的赋税。”乐胡看着宋北年认真的回答道。
宋北年这些倒是看到过,只是他不知道以前的时候是怎麽收的。现在想来,这个皇帝还是做了一些好事。不过,这些事可能在离皇帝近的地方实行的最好。现在这可是西北之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说了算的人,就是他这个一方地方官。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员外地主是不是也有所更改?”宋北年接着的问着乐胡。
“这,下面的事小的倒是没有去认真的打听过。”乐胡有些为难的看着一边的宋北年。
“还有师爷不知道的事?倒是奇了……”宋北年挑眉的看着一边的乐胡。
“大人,咱们百姓这里收的赋税已算是少的。这些员外地主,自然是会剩下粮食与这些百姓。如果不剩下的话,这些百姓如何过活?”乐胡也知道宋北年是什麽意思,赶紧的解释道。
“哦,半成的粮食养一家人。倒是不少……”宋北年表情不变的看着乐胡。
“大人,这些都是由员外与地主去关心之事。大人,您的土地到时怎麽佃出去?是还分佃于那些员外与地主吗?”乐胡不想纠结与这些事,看着宋北年接着的问道。
“佃给他们之後,再由他们接着往下层层划拨?”宋北年倒是声音平淡的看着乐胡说道。
“大人,这样可省去很多事。至少,您不用再为这些事所操心。”乐胡一副好心的样子提醒着宋北年。
“本官在此地,倒是没有什麽事可做。多一事,倒是能让本官更加的了解这个县的情况。倒是没有什麽不好之处,本官当了这一方之父母官。为当地的百姓操心,是理所应当之事。”宋北年一副大义之样看着乐胡。
“大人能为此地百姓着想,是此地百姓之福啊。”乐胡赶紧的拍着宋北年的马屁。
宋北年只是勾了一下嘴角看着乐胡,“此地的百姓以何为营生?”宋北年接着的问着一边的乐胡。
“大人问的具体是哪种营生?”乐胡有些不明白的看着宋北年,刚才的时候还觉得可能是与之前的陈放一样的贪官。可是,现在又觉得不是这麽回事。要是真的是陈放一样,怎麽可能不按他们的套路来。
“这样说吧,此地有什麽特色之物?”宋北年看着乐胡接着的问道。
“特色之物?”乐胡还真的认真的在想,居然一时想不到有什麽特色之物。毕竟,他们都是在家里由家里的厨师在做饭。或者,平时都是去酒楼吃饭。那些地方的,算得上特色之物吗?
“怎麽?师爷是不知道,还是没有?”宋北年不解的看着乐胡,看来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关心下面的百姓。
“咱们这是西北之地,说实话并没有什麽特别之物。毕竟,咱们这里算是资源匮乏。想找到特色之物,确实有一些难度。”乐胡只能赶紧的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宋北年的声音让乐胡一时也拿不准,自己的回答有没有让他满意。
“大人,您可是有什麽想法?”乐胡只能直接的问着宋北年。
“倒是有一些想法,关于此地百姓之事。”宋北年若有所思的看着乐胡。
“大人,能为咱们此地的百姓如此着想,真是百姓之福。”乐胡听着宋北年的意思,赶紧又开始了自己的溜须拍马之能。
“福不福不知道,但是做一点事倒是可以。毕竟,本官也当上了这个官。总是要做一些份内之事,以前的陈大人没有做过吗?”宋北年故意的问道。
“自然也是做过,毕竟,陈大人也是一个好官。”乐胡下意识的直接接着说道,说完就有一些後悔。
“哦,好官……”宋北年这一声哦,拉长了音。让乐胡一下,就知道自己这次的回答肯定有问题。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