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我的嗲精少爷 > 九十四章(第1页)

九十四章(第1页)

九十四章

甘州的案子,宦官干政,勾结地方大员侵吞公帑,损公肥私;事发後,谋害证人,灭口一地太守,意图湮灭罪证。按律,万死难赎其罪。

论罪好论,只是势必要追回赃银,一旦查到银钱流向,扬州拔地而起一座皇家行宫,皇帝就别想要名声了。

偏偏,本朝这位天子,既要享受,又要牌坊,又当又立得很。秦紫仪自称裱糊匠,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为皇帝的任性妄为擦屁股。

秦紫仪简直太清楚这桩案子的症结所在,所以他知道单凭此事根本不可能扳倒沈玉照。

只是,这案子妙就妙在勾连了沈玉照丶皇帝丶端王馀孽三方势力。没错,那薰太守正是端王馀孽,端王伏诛,他的儿子楚灵修却不知所踪。

贪粮案于半年多前事发,秦紫仪再料事如神也不可能在七年前就预知此案盯上薰家。

当年,端王谋逆,郁明台以死明节,郁家才得以保全未遭清算;杜家与方家虽明哲保身,但杜陵与方真雪曾向秦紫仪传递过消息。

战後,这些名门世家也纷纷向秦紫仪低头示好。此前,秦紫仪前往甘州查案,便是借了方丶杜两家之力。

当年的白鹿六君,最籍籍无名的竟然是薰无遗,以此人的性格又何以沉吟至今?

望族之中,唯一沉默至今的也是卧龙薰家。若继续沉寂下去,薰家便要败落出世家之列了。

薰家避世卧龙,族兴之地却毗邻越国,秦紫仪也很好奇,在端王借吴越之地谋逆这件事上薰家是甚麽立场呢?

一旦对其生出怀疑,不仅是国仇还有家恨,自是要查到实据,免得冤枉了人家。薰家又怎会想到,秦紫仪早在那时便疑上了自家。

以有心算无心,秦紫仪自然发现许多有趣之事,与薰家勾结阉党贪墨这件事比起来,还是其与端王馀孽来往更令人惊喜。

秦紫仪早在事发之初便掌握了整个案子的情况,又何须亲自去一趟。只不过,是计划的一环罢了,这桩案子是他撬动天下的一根杠杆。

一桩牵扯到三方势力的贪污案,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皇帝现在必然对沈玉照之死疑神疑鬼,在他眼中,不过是一桩向上尽忠的贪污案罢了,只要皇帝擡擡手,也就过去了,何至于畏罪自杀呢?

秦紫仪便给皇帝一个合情合理丶不得不信的理由。

“回陛下,已然查明。微臣于今晨收到消息,即便陛下今日不传召,也要向陛下禀告。”

皇帝闻言,心中一跳,不知秦紫仪查到了甚麽,竟也急着来报?难道扬州行宫的事情已经被他查到眉目?

秦紫仪便将甘州储粮如何被一个学生告发,大理寺又如何查到此事是沈大监与地方太守勾结犯案,事发後,沈大监灭口证人以及同夥诸事一一道来。

“此案脉络清晰,证人证物幸得保存,不曾完全灭失,只是此案背後牵扯之事令人震惊。”秦紫仪说话时,擡头觑了皇帝一眼。

来了!皇帝以为秦紫仪十有八九查到了卖粮银的流向。

秦紫仪看到皇帝的脸色便知道他在想甚麽,心中冷笑,面上神色却依旧恭谨,“据臣所查,甘州太守似与反王馀孽有所勾连。”

“甚麽!”皇帝瞪大眼睛,霍然起身,“你可有证据?!”

“沈玉照与甘州太守以七三分粮,沈玉照所得粮草大部分都流通到了市面上;而甘州太守所得粮草却被其秘密运走,不知所踪,以其经年贪墨之数,可养一支私军。此事,有账册为证。”

秦紫仪肃容道,“据密探所报,甘州太守除与沈玉照派遣的手下来往外,另常常密会一夥神秘人。探子曾借机凑近观察,其中一人神似反王座下大将虞观澜,这夥人警惕性极高,此後不曾再露面,无法再确认。”

“不过,此事虽只有密探一人得见,但这探子曾接应我进出反军大营,见过虞观澜,可信度极高。况且,甘州太守一介文臣,不需养兵,所贪粮草若不出手换成银钱,囤积起来如何得利?可惜,其已被沈玉照灭口,无法审问了。”秦紫仪遗憾道。

皇帝愤而拍桌,大怒道:“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东西,死得好,便宜他了!”

秦紫仪佯装不解,充满困惑地看向帝王。

“罗熙,把那厮留下的认罪书拿给秦卿过目。”皇帝在龙椅之前徘徊踱步,显然气急,“怪不得他要畏罪自杀,竟是与反贼勾结在一起!若还活着,朕要千刀万剐了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