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带血的筹码
林小棠的AI形象在暗网疯传时,苏晚正蹲在影视基地的垃圾转运站。
泛着馊味的通告单堆成小山,她捡起被撕碎的艺人合同,违约金条款处用口红画着绞刑架——和林小棠病历本上的涂鸦一模一样。
"苏小姐对垃圾回收也有研究?"
顾淮的鳄鱼皮鞋碾过某女团的应援手幅,袖口露出的皮肤布满电子元件灼痕。他递来的平板正在播放股东大会录像,穿高定西装的董事们举着香槟庆祝:
"林小棠坠楼视频点击量破百亿,建议加大AI艺人投放力度。"
苏晚的指尖划过触控屏,暂停在某个股东的手表界面。
表面不是时间,而是实时变动的"艺人损耗率",林小棠的名字後跟着精确到秒的倒计时:"他们在赌AI替代真人的时间节点?"
"不,是赌观衆什麽时候发现自己在看电子斗兽场。"顾淮突然扯开衬衫,心口植入的芯片闪着红光,"我是初代发疯值监测员,七年前的任务是筛选适合改造的艺人。"
影视基地的探照灯突然扫过来。
苏晚看见满地通告单的夹缝里藏着微型摄像头,某张解约协议背面印着康诺生物的LOGO——原来垃圾站才是真正的数据金矿。
潜入菠萝台数据中心那晚,苏晚在服务器上闻到林小棠的香水味。
AI生成的悼念特辑代码里,每隔三行就嵌着"0927"的二进制密文。当她破解最後一道防火墙,屏幕弹出的不是数据,而是林小棠生前最後的监控录像:
"知道为什麽选秀叫'青春制作'吗?"镜头里的林小棠正往血管注射蓝色药剂,"因为我们在流水线上被制作成青春的模样,保质期比酸奶还短。"她突然扯掉输液管,在墙上画出股票K线图,"看,我的发疯值和星海世纪的股价多同步。"
苏晚的耳鸣突然加剧。
那些被经纪公司称为"商业机密"的文件夹里,躺着更血腥的真相——
艺人心理健康指数与广告报价的反比例函数图;
练习生体重浮动值对应资源倾斜度的算法模型;
就连粉丝控评时的错别字率,都被计入"艺人服从度评估系统"。
"热搜是资本扎在娱乐圈的输液管。"顾淮的声音从通风管传来。
他正在拷贝神经脉冲数据,显示屏上的脑电波图谱与林小棠坠楼时的监控完美重合,"观衆每点一次赞,就有百万伏特电流穿过她的杏仁核。"
突袭康诺生物实验室那夜,苏晚在13区找到了答案。
五千平米的环形展厅里,林小棠的克隆体穿着不同时期的戏服,每个培养舱标注着"发疯值峰值期"。
最惊悚的是7号舱,克隆体正在直播带货,耳後的芯片插口淌着组织液,弹幕却在刷"姐姐状态回春"。
"这就是他们要的永生。"顾淮用激光笔切开培养舱管线,"把艺人做成提线木偶,断了线就换具新身体。"
警报响起的瞬间,苏晚看见所有克隆体同步眨眼,五千个林小棠齐声说:"建议把我的细胞切片做成NFT数字藏品。"
逃亡途中,苏晚在国道休息站刷到星海世纪的声明。AI林小棠将主演元宇宙电影,通稿里那句"打破生死界限"被加粗标红。
评论区第一条是:"资本连死人都不放过",点赞数却永远卡在1314这个数字。
"看看这个。"顾淮扔来染血的U盘。林小棠在最後一次治疗时偷拍的视频里,某影後正在签"身心托管协议":"甲方有权对乙方实施记忆干预,以确保公衆形象与商业价值匹配。。。。。。"
签名处的指纹印,是直接用手术刀取下的真皮层细胞。
跨海大桥的监控盲区,苏晚点燃了从实验室带出的纸质档案。
火苗吞噬着触目惊心的数据:
某男团成员因拒绝整容被雪藏,每天需支付十万元"形象维护费";
某青衣演员哺乳期被注射激素,只为保持"少女感";
就连林小棠三年前养的猫,都被植入芯片监测情绪值。
"接下来去哪?"顾淮把方向盘打死冲下匝道。
"去给这场狂欢送葬。"苏晚按下手机发送键,#娱乐圈人口贩卖实录#以每分钟百万转发的速度炸穿热搜。
配图是林小棠克隆体的生産线,和她生前最後一篇日记的扫描件:
"他们把我的眼泪定价380元滴,笑容打包价2000万套。"
警笛声从三个方向包抄过来时,苏晚正在破解星海世纪的股权结构。
层层嵌套的空壳公司最终指向海外赌场,而最大股东的名字出现在二十年前电影学院重建的捐款碑上——那个被烧死在道具间的灯光师,正以数据幽灵的身份控股半个内娱。
天台上,苏晚迎着狂风举起证据硬盘。对面商业中心的巨幕突然插播紧急新闻,AI林小棠的脸在雪花屏中扭曲:"建议把我的骨灰掺进票房数据,毕竟。。。。。。"
信号中断前的最後画面,是五千个克隆体同时竖起中指。
┄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