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四人在自治州牧区玩了两天,第三天下午坐车回了自治州市区。
市区景点很密集,在这几天因旅游旺季交通拥挤的时候,骑共享电动车是性价比最高的交通方式。
早晨十点,四人在民宿附近的早餐店用完早饭,各骑了一辆共享电动车准备去本市博物馆。
这个点东环路上车流很少,只能偶尔会见到几辆本地电动车驶过。
东环路的十字路口有一座警亭,远远能看到一位年轻的警察正在路口值班,他旁边正立着一个蓝色牌子,上面写着严查不戴头盔。
韩朝在最前方,他先停了下来,准备看红绿灯过十字路口。
这个时候,路口的值班警察朝她们四个看了过来。
林黎她们三人紧跟在韩朝身後停了下来,离值班警察不到五米距离,见他看过来,以为没带头盔要挨训了,三人像是复制粘贴一样,表情害怕又慌乱地连忙从前方车篮里捞出头盔,吹了两下灰尘,十分麻溜地戴上。
那位年轻的警察见状笑了下,温声问道:“来旅游的吗?”
“嗯嗯”三人像小学生一样,木木呆呆地连忙点头,乖巧得不像话。
韩朝扭过头,见她们三个睁着三双水灵灵的大眼,正盯着人家警察一眼不眨。
视线右移,他仔细看了一眼旁边的值班警察,瞬间什麽都懂了。
得,三个花痴鬼。
韩朝看了周围一眼,并未看到有什麽红绿灯,但他左手边,清一色的汽车司机正停在路口,等着什麽。
韩朝只好打断了纪舒和那位年轻警察的谈话,问:“现在能过去吗?”
年轻警察点头,说:“可以。”
随後上前一步,朝左边打了几下手势,然後示意她们可以过去了。
三人笑得十分灿烂地同年轻警察道了别,在韩朝的催促下拧起车把离开了这个让她们有些依依不舍的路口。
直到逛完博物馆,中午吃烧烤的时候,三人还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着早晨在路口遇见的那位警察有多帅气丶多温柔。
韩朝实在不能理解,今早那一眼对她们三个的冲击力怎麽那麽大,可以激情澎湃地谈论一上午,他在她们三人红光四射的面容上挨个逡巡了一圈,蔫蔫地拿起一串羊肉塞进了嘴里,狠狠嚼了两下。
然後听纪舒说:“他五官好立体啊!是本地人吗?长得还那麽清秀,仪态也好,还那麽温柔!!”
“我当时还以为他要骂我们!结果他那麽温柔地来了一句‘来旅游的吗?’啊啊啊!我简直爱死了!”
纪舒口中的本地人,是自治州当地的少数民族,韩朝闻言冷不丁插了一句:“我也是混血。”
纪舒止住了话语,将注意力转到了韩朝身上,若有所思地盯着他仔细端详了一会儿,韩朝垂眸,放轻了呼吸,只听纪舒恍然大悟道:“欸!好像是真的诶,怪不得你眉眼那麽好看。”
纪舒很快分散了目光,不再一直盯着他看,韩朝悄然松了一口气。
他听纪舒问他:“那你是什麽族的?”
韩朝擡起了头,微微坐直了身体,右手垂在膝上,轻敲着膝盖,有些吊儿郎当的傲娇:“土尔扈特部东归听说过吧,那我祖先。”
纪舒:。。。
“是不是土尔扈特部的後裔有待商榷,不过混血这事儿他没骗你,”林黎解释:“他姥爷是俄罗斯人。”
韩朝的姥姥早年是一名俄语翻译,後来在某次商谈中认识了一名俄国商人,两人後来结了婚,有了韩朝的母亲叶映。
四人用完饭後,准备骑共享电动车转战下一个景点。
但很不巧,这个点共享单车只剩了两辆,单车摆放点空落落的。
正午两点,自治州的太阳火辣辣的,韩朝拿出手机,说:“还是打车去吧。”
就在他下单的前一秒,纪舒拦住了他,语重心长道:“低碳出行,你我做起。两人一辆,正好够用。”
韩朝看了一眼共享电动车的单人座位,说:“你认真的?这可不是在印度。”
纪舒神色很坚定,一旁的李悠然和林黎倒也宠她,还真同意了纪舒的提议。
最後,韩朝和林黎两个难兄难弟挤在一辆电动车上,紧跟在纪舒和李悠然身後,韩朝看着路旁偶尔呼啸而过的出租车,心里怎麽都想不明白,他是怎麽答应来这里和她们穷游的。
路上,他没忍住问林黎:“你们宿舍的人都这麽穷的吗?”纪舒和李悠然家里的条件她不太了解,但他很清楚林黎是京海独生女,父母都挺有钱,平常生活费宋阿姨和林叔叔肯定都没少给她。
“我要攒钱,能省则省,"林黎回他:“李悠然嘛,她只把钱用在她自己觉得值得的地方,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水杯质量和外观都超级好,但售价好几千,如果她觉得值的话,眼都不眨就买了。但是如果有两个选择,就她而言,选哪个都可以,那她往往会考虑身边人的意愿,就像打车和骑共享单车都能到目的地,她没有更侧重一方的倾向的话,就会尊重朋友的意愿。”
“那纪舒呢?”
“哦,她啊,”林黎说:“她不缺钱,纯属抠儿。”
林黎说完,拍了拍韩朝:“你往前点,我都坐杠上了。”
韩朝惊呼:“大姐,我要坐空气上了。”
并用一道十分害怕的语气补了句:“你别往前了啊,再往前我清白要没了。”
林黎:“……”
她突然感觉自己脸皮还是太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