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她平步青云 > 65 错临台(第1页)

65 错临台(第1页)

65。错临台

江南除了袁宅再无病患。朝堂之上自己曾信誓旦旦地说着一定会救,终于还是逃不开道貌岸然这四个字。

思来想去很久,宋却也没办法开口直说,她甚至连一封书信都不敢传。纸笔尚且不敢落下,更何况言语间。

周围的正直之士太多,澈王的身後仿佛只有她还端着一些格格不入的坏水。多年前惊鸿一瞥,少年将军在她心里就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对照,理想固然长存,可她却从没动过想要和这位将军共事的心思。

所以只好把希望寄于温雪音身上,调令给出去了,塔尔莱暮也送到苏州,她要如何都随便,反正最後都可以把罪推到自己头上。

温雪音应该懂吧?她坏水也不少,自己的做法她能猜到才对。可她这几个月来不知为何也养出了一身正气,宋却又有些拿不准了。

于是宋却想,如果温雪音这麽做了,那自己就顺水推舟,倘若没有,就认命地顺着现状继续做自己该做的。盼了半个多月,顶顶聪明的温雪音也没有任何动静,可就在宋却不抱任何想法时,袁宅那边来了消息。

她看向徐敬慈,对方皱着眉,神情几分茫然。

宋却不再看他,撇了撇嘴,别过头去。原本不想说话的,可此情此景太需要一点言语来打破尴尬,况且自己的心意不是假的,这种事还是说开了比较好吧?

有误会的吵架和没有误会的吵架高下立见,心中乱麻一般时连吵架都不会吵得明白。

宋却吞咽一口血水,鼓足了勇气说道:“你也不必替我辩解,我原本就是这麽打算的,此举一出,温雪音不会受影响,周景佑更不会,顶多有点良心不安……但你别告诉他们。”

可是即使是这样说了也仍然不安心,宋却拿过茶盏,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口。

徐敬慈一时不知道该说什麽,看着与自家主子同样如临大敌的尺素,半天憋出来一句:“去请大夫。”

尺素见宋却没有异议,沉默着退出室内。

“宋却,”徐敬慈捏紧了佩剑,青色的穗子黯淡却仍如故。他将佩剑摘下挂到一边,顺便卸了身上所有的利器,这才一步一步靠近宋却。

宋却的身旁陡然狭窄起来,玉兰香在此刻竟成了难以忽略的压迫感,宋却偏头不看,纤细苍白的脖颈崩得很紧。

这种不敢直面的心情似乎叫做心虚。

虽然宋却觉得自己没什麽错处,但她就是有点心虚,这可能源于自古以来的奸佞之辈面对忠正之士的躲闪。

长久的沉默让她越发不安,她刚转头想骂点什麽,就见到那棵很大的玉兰树蹲下了。宋却不必坐在位置上仰着头看他了。

徐敬慈单膝跪地,腰略微弯下,几乎是伏在宋却的膝上。他擡头问道:“你……就这麽不信我吗?”

他的额角还有汗水,想来是听到消息就一刻不停地奔来。外头的太阳那麽大,他也不怕中暑。

一种想要拿出手帕替他擦擦的冲动被宋却生生按下,她不再看他:“我不明白。”

徐敬慈被这句话戳笑了,他拉过宋却搭在膝上的手,把手心里攥着的染血帕子接了过来:“大人有什麽不明白的,别说是整颗心,就是整个人都是大人的。我们又没要做那忠良一世的好人,就算你告诉我也没什麽。”

宋却不由得皱起眉,她确信自己从未将最困囿她的东西说出来。宋却再次看向徐敬慈,问出那句憋了很久的话:“你怎麽什麽都能猜到?平日里你装疯卖傻都是在藏拙吗?”

“猜?”徐敬慈温声道,“我不用猜。是福至心灵,我懂得快。”

“我只是苦恼。你不言不语,满肚子猜疑,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整日里因此郁郁寡欢,又弄得病入几分,何苦来呢?”这样热的天,宋却的手还是凉的,凉得徐敬慈肝肠寸断,只能喟叹一声,“你只担心我会不会因为你不顾人命怪你,也不担心担心自己。袁宅里那麽多人,你娘还在里头,这样大的事,你可都考虑好了?”

袁青寻走时自己以断发送别,可当时所有事情尚未浮出水面,原本想着当一当卧底的袁青寻和抱有侥幸的宋却各自寻了一条死路。袁宅的大门一关,进去的人有去无回,无论在里面还是在外面,都因此饱受折磨。

宋却垂眸良久,点了点头。

一时间,偌大空荡的中书令府变成了相去甚远的江南袁宅,自己分明从未去过,可还是能凭借那几棵终年伫立的银杏树窥探其中的一二。

或许不光是因为银杏树,也是因为幼年时袁青寻曾抱着她,目光悠远地呢喃着宅子当中的廊亭山草。

袁青寻一如往常坐在她身侧,笔下的墨迹蜿蜒成笔锋凌冽的字迹。字字句句,都像是当面对宋却的叮嘱:

“江南并不安稳,但如果袁氏没了,江南就安稳了。”

宋却的手肘撑在桌子上,手不自觉地搭上额头,小拇指轻轻一动,转瞬即逝的泪珠顷刻间湮灭在人为的堤坝後。

“你是我养大的孩子,我明白你在想什麽。”掠过千鸟的书信,顶着无数的危机送入之前还能得几分喘息的京城中,从那以後,信上的文字就开始不分日夜地钻入宋却的脑中,挥也挥不去。

如今又袭来了,一如江南梅雨一样,知是常事,可到来时还是忍不住郁闷烦躁。

袁青寻看向她:“现在也不必担心我们的话落入他人耳中了,我也不愿多说什麽,免得让你多思,只有一点我想告诉你,袁氏效忠历代帝王,尽谋士之责,虽然多有矛盾怨怼,但不曾有过贪生怕死之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