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的木板车就放在後院,板车能装不少东西,穷人家的板车全车都是木头,富人家有的会往上套铁箍,车头把手也可以套到牲畜上让畜生拉车,穷人家没有牲口一般就自己拉着。走远路搬运货物什麽的,有板车能省不少事。
徐婶一听楚澜想借板车,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她拍了拍刘叔的胳膊说:“当家的,赶紧去帮楚澜把板车拉出来,孩子们现在过得不容易,能帮就帮点儿。”
刘叔点点头,转身去了後院。没一会儿,他拉着板车走了回来,用袖子擦了擦板面,笑着说:“小澜,这板车结实着呢,平时我也用它拉货,一点问题没有。你要是装不下东西,跟叔说一声,咱还能想办法。”
楚澜连连道谢,低头仔细检查板车的状态,发现虽然有些磨损,但确实还能承重。他微笑着说道:“谢谢刘叔,板车很结实,够用了!”
“你客气啥啊,这板车闲着也是闲着。是拉炉子吗?”刘叔大大咧咧地摆摆手。
“是呢,叔。”楚澜回头又对徐婶说道,“婶儿,这汤圆的味道还真能卖出去吗?”
“能!我跟你说,集市上可没有这麽好吃的东西。你这汤圆包得精巧又香甜,一定会有人喜欢。以前你阿娘就很会做吃食,没想到你手艺也这麽好。”徐婶信誓旦旦地说道,又转头对刘叔补充道:“当家的,我拿去给秀秀吃,她肯定喜欢。”
刘叔点点头,笑着说道:“行,那这碗给她留着,省得回头抢不过你。”
“叔,我是拉炉子,和一些摆摊要用的家夥什,柴禾丶水丶锅碗什麽的。我打算在集市上现煮现卖,让人吃口热乎的。”楚澜说出自己的打算。
“当家的,要不我们都去吧,你帮楚澜推车,我去帮忙吆喝,这孩子从小读书,指不定不好意思招呼人呢。”徐婶跟刘叔商量着。
“成,那就一起吧。”刘叔点点头,要进屋穿厚衣服。
“婶儿,不用。”楚澜赶紧摆摆手,“真不用,我敢吆喝的,再说我就准备了二斤糯米的量,没几碗,要是生意好一会儿就卖完了,小泽还在家等着我呢。”
“那就让你刘叔跟你去,你也没摆过摊,他常年在码头干活懂得多。我在家看孩子,小泽要不要叫来这边跟秀秀玩?”徐婶笑着说。
徐婶家里有个闺女,岁数跟小泽差不多大,俩人经常一起玩耍。
“小泽说要跟我一起去,我想着带他去集市上热闹热闹也好,前阵子我忙着摆摊写书信,又生病,也没什麽功夫陪着他,今天就当带他玩吧。”楚澜说。
“那你们去吧,穿暖和点儿,早点忙完早点回来。当家的,你可帮忙看着点摊子,替他们吆喝吆喝。”後半句是对刘叔说的。
“行。”刘叔和楚澜推车出门。
回到家时,楚泽已经穿戴整齐,围着厨房忙碌。他个头小小,却颇为利索,不仅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还特意从柜子里翻出了楚澜的厚皮袄子和靴子,整齐地放在一旁。此刻,他正踮着脚尖把几只碗小心翼翼地从橱柜里拿出来,小脸紧绷着,神情专注又认真。
“小泽,别忙了,让哥哥来吧。”楚澜笑着走过去,轻轻接过了弟弟手中的碗,“咱带十个碗应该就差不多了,多了带不方便。”
家里碗勺倒是够的,就是样子和花色都不一致,还有些磕了口子缺了角之类的。不过问题倒不大,昨天楚澜就在集市里看过了,别人摆摊卖热汤面的碗也跟他家的差不多,这时候的平民没这麽多讲究,用的时候避开着点儿豁口就行了。
“哦,好!”楚泽听话地点点头,但眼睛还是盯着楚澜,显然不放心哥哥一个人收拾。
这时,刘叔从院子里探头进来,看了看厨房四处堆放的东西,问道:“楚澜,是要带屋里那个炉子吗?”
“是,刘叔。”楚澜应了一声,连忙从厨房探出头,笑着说道,“麻烦您帮我搬到板车上,我再拿些柴禾,这锅也装上,再带桶水。”
刘叔爽快地应了声,撸起袖子就进屋搬起炉子来,手脚麻利得很。楚澜则一边整理厨房的东西,一边和楚泽确认有没有遗漏:“柴禾带上了,汤圆装好了,红糖也带上一点儿,碗勺够用就行。”
刘叔将板车推到院子里,将炉子丶柴禾丶水桶丶大锅丶碗和勺子一样一样搬上去。楚泽也穿上了阿娘以前给他缝的小袄,虽然颜色由于各种皮子拼接起来显得不太好看,但依然厚实暖和。楚澜一边忙活一边叮嘱:“小泽,等下到了集市,你要听话,不能乱跑,知道吗?”
楚泽重重地点了点头:“知道啦,哥哥,我会帮你看板车的!”
折腾了一阵,终于把一切都收拾妥当,楚澜推着板车,楚泽跟在旁边。
徐婶站在门口,冲着兄弟俩喊道:“加油啊!卖完了回来,婶儿给你们留碗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