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嗑死我了◇
◎威士忌重新定义先(离)婚後(恋)爱!◎
大战一触即发,箭矢一个一个射。出去,老安德里显然童心未泯,无论中与不中表情与动作都十分夸张,一直说个不停。
最後一箭定胜负时,老安德里问了季铭寒一个问题:“嘿小子,什麽让你如此执着?这个破馆子里应该没有你的东西吧?”
“我答应了我家先生,要拿第一的。”季铭寒去箭筒取箭,十分坦诚地说。
“哦,”老安德里看了看身後站着的时黎,笑了笑,“原来是真爱无敌啊,这馆里有我去世的妻子捐赠的遗物,这座城市还真是遍地情种。”
直到最後一只长箭破空而出,胜负已定,老安德里羞于面子摆摆手走了。
季铭寒的尾巴仿佛要翘到天上去了,腆着脸凑到时黎旁边:“怎麽样,说了拿第一,我没有食言吧。”
时黎看了他一会,直接拉起季铭寒的袖子仔细看了看。雪白绷带有些轻微渗血,必然是肌肉紧绷动作太大导致的伤口开裂。
他被大悲咒涤荡平静的心绪重新找回了怒气,小眼神带着火往季铭寒脸上撩。小季总被他看得心虚,轻声道:“没事,我好得快。”
不仅如此,时黎在仔细检查了这条手上的胳膊後,在季铭寒的右手掌心外侧发现了一条细小的伤疤,还在往外渗血。
他眉毛猛地拧紧了,季铭寒比他的动作更快,直接把手抽走了背在身後:“应该是刚才没注意,被箭尖划到了,不疼,不用担心。”
“那也要处理。”时黎去拉他手腕,季铭寒沉着脸闪了闪身。
这次时黎也学会了当着镜头的面,说些叫对方无法拒绝的话:“我心疼你行吗?怎麽说也爱了你五年吧,给你处理个伤口,躲什麽?”
季铭寒垂着眼被时黎拉着手腕带去了旁边的饮水处,用纯净水冲洗了一下伤口。好在伤口并不大。
时黎抽了张卫生纸,擦去伤口周围的水珠,又觉得纸巾不卫生不能直接接触伤口表面,轻轻吹干了伤口上的水渍。
他拿出早上出门时放着的备用创可贴贴在季铭寒手上,还用拇指按了按。
时黎的那番话不只让季铭寒陷入了沉默,更引燃了一衆弹幕上的网友。
[有史以来第一次听时宝说对季总的感情吧!啊啊啊是爱啊!他爱他!!!]
[天哪!吹吹伤口也太温柔了吧!我的时宝是什麽天使啊!我也要吹吹!]
[季总的伤好吓人啊!有点心疼,但是领过证的就是不一样,他好爱他,他也好爱他哦呜呜呜~]
镜头一转来到宝石博物馆,馆内规模不大,更像是个私人展厅,陈设充斥着古老欧洲旧贵族的奢靡气息。
两个人面上平和实则各怀鬼胎,心思都不在这些流光溢彩的石头上。但任务还需要完成,既然费劲巴拉进来了,就不能浪费了这个机会。
他们拿着节目组提供的一张藏品照片寻找起来,那是一颗透明无瑕水一样质地的尖角钻石,无数个切面反射各色灯光。
每一个藏品前放置着介绍栏,但其上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这些宝石的来历与承载的故事。这其中有饰品有宝石本身,还有雕刻而成的各样装饰品。
时黎似乎对这些颇有了解,不然也不会在书房放那一柜子占地方的破石头。
一路上季铭寒像个好奇宝宝一般,对他见过的每一个稀奇玩物都好像有旺盛的好奇心,一直问个不停。时黎也不嫌他烦,总会耐心的回答他的疑问。
在不少藏品前,介绍栏甚至满的放不下,上面记载着持有过它的历任主人的名字,还配备有放大镜。
他们并不全部完美无瑕,或有缺口,或有刻痕,或者已经碎成了一片碎粒。
“先生为什麽会喜欢这些石头?”季铭寒停在一处紫黄色渐变的水晶前面问道,“是因为好看吗?”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男性往往代表理智的而非感性的,他们喜欢这些石头的原因大多不是因为外观,而是其背後的价值与带来的利益。
无论这样的认知是否正确,它都是真实存在无可规避的。
季铭寒这麽问,只是他觉得,时黎会喜欢这些五彩斑斓的东西。
“是,它们很美,且独一无二,但也不全是。”时黎倾身,拿起放大镜仔细看了看。
拇指大的紫黄渐变的水晶通体透亮,在白色灯光下闪烁着熠熠的光辉,但不幸的是,它从中间断成了两部分。断口平整规则,像是人为故意制造的意外。
底下的介绍板上只写了一句话,埃温沙伯爵与法宾纳亲王于最後一次会面後决裂。
时黎继续道说道:“这些石头就像胶片,上面的每一道痕迹都事出有因,它会在长久更叠的时光中记录周围的一切。”
其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无法说谎。
或许是艺术工作者大多感性,时黎给出了一个比欣赏美更加耐人寻味的回答。
“像我们的婚戒一样吗?”季铭寒突然回身看着他,擡手一勾从衣服里拽出了那根黑绳,仔细看着那两个指环。
“一个满是划痕,连内部刻的字母都已经有些分辨不清。另一个崭新如初,像是从来被束之高阁。”
时黎从未关心过那枚小小的戒指,他微微皱起眉头,从季铭寒手中拿下戒指,仔细端详起来。
当然,布满使用痕迹的必然不是他的那一枚。
在求婚当天晚上,时黎就把戒指取下来小心保管了,只有一些必要的大场合,他才会取出来带上。他以为季铭寒也不会带这累赘的小玩意,却没想到这个古板正经的人竟然是一直带着的?
难道在季铭寒心里,这是有婚姻之名就必须履行的责任?
时黎仔细回想,可惜已经想不起之前的细节了。
“我……”时黎的话刚开了个头,就听见季铭寒说。
“从前嫌麻烦不肯带的人是我,我现在後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