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他吗?”
“嗯。”我害怕他,我怕对我做那些龌龊的事情……难以啓齿的事情。
“你害怕他什麽呢?或者说,他做了什麽,让你对他産生恐惧?”
我摇摇头,拧紧大腿上的布料,逃避道:“我不喜欢的事情。”
“是带你回家这件事吗?”
“不是,是别的。”如果只是像去年一样带我回家有多好啊,没有戒断反应,我不会恐惧丶不会失眠,出门後能随心所欲做我想做的事情。
“好。”她动笔写下记录,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开啓另一个话题:“寒假留校的学生不多,大家都更期待回家过年,你为什麽想要留在学校呢?”
“我不知道。”如果非要选出留校的理由……我好像想不出来。“感觉在学校和在家都一样吧,学校有暖气,我们那边没有,感觉学校更暖和。”
“有暖气的冬天的确更舒服。”她赞同我的观点,“我向学校申请调配了你的档案,你介意我查看吗?”
“不介意。”档案里好像也没有什麽特别隐私的,没什麽不能看的。
“我看到你有写:你的爸爸妈妈在北城工作,他们今年也不回家吗?”
“他们……”我要怎麽说,“他们……和我……不算是一家吧,他们和我弟弟是一家。”
她愣了一下,问:“和你弟弟是一家?”
“嗯,他们说弟弟是抱养的,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亲子鉴定告诉我是真的,可他们的行为让我对此産生怀疑。
“什麽时候抱养的?”
“小时候吧,和我同一天出生的,好像是我妈妈的同事?不太清楚。”
“你对他不熟悉吗?”
“对,我们不是一起长大的。他们家在北城,我和爷爷奶奶在老家,他们过年才回来。”
“你不认为你们是一家人?”
“嗯,是爷爷奶奶养我长大的。”
“爸爸妈妈和你有联系吗?”
“没有,没怎麽管过我,可能是放养吧。”
“你的爸爸妈妈,带着抱养来的孩子住在北城,把你留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生活,对吗?”
“嗯,他们还生了一个妹妹,应该有一岁了吧,他们没告诉我。”
“你是怎麽知道你有妹妹的?”
“他去年带我回家,我看到的。”
“去年带你回家的,是你弟弟?”
“嗯。”
“除夕那晚要带你回家的,也是你弟弟吗?”
啊……没把握好度,她猜到了。
不知道能逃到哪里去了,我点头承认,“嗯。”
她会生气吗,她会觉得我不诚实吗……我挥霍了她的信任,她会埋怨我吗……
“如果他们没来找你,你是不会主动回去的,对吗?”
“对,我没有要回去的理由,那不是我家。”那只是有陌生人的陌生地方,没有属于我的空间。
“嗯……”她似乎在犹豫,“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有点冒犯,你可以选择不回答。请问你,是真的不想和他们回家吗?”
回家吗……那是谁的家……
“我不知道。”我好想哭,我真的不知道。我想有人能接纳我,我想有爸爸妈妈,他们就在那,可我迈不出步伐,却也舍不得离开。停留久了,我习惯了,知道他们不会予我关注。有时候是期待,有时候是怨恨,很混乱,我分不开。我有时候觉得我的脚好像被黏住了,拔也拔不动。可当他们偶尔不经意靠近时,我又能飞快向外跑,留下一堆刺。我不知道我该怎麽办,拿不起,放不下,背着沉甸甸的箩筐四处流浪,永远找不到安家的地方。
“诶呦。”眼前是纯洁的白,我反应过来了,是她在给我擦眼泪。“好,我知道了。”
我自己拿过纸巾抹掉不争气的水珠,“爷爷奶奶走了,我不知道我的家在哪。我的家没有了。”
“谢谢你能告诉我。”
我摇头,“没关系,已经过去很久了,没什麽不能说的。”
“我们最後做一个量表,有二十道题,今天的诊断就结束了,好不好?”
“嗯。”情绪波动太大,我可能也没办法继续谈话,不如另约时间,等下次再解决。
“一定要按实际情况填写,这决定我们接下来的治疗方向。”
“好。”
看到题目那刻,我好像知道她为什麽强调按真实情况填写了。非常简单直接的问题,和学校发的心理调查问卷一样,全部点很少就不会接到辅导员打来的电话,完全可以僞造结果。
认真填写後点击“提交”,我告诉她:“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