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假辞色 > 秋暑强如三伏时午云不动涨炎晖(第1页)

秋暑强如三伏时午云不动涨炎晖(第1页)

秋暑强如三伏时,午云不动涨炎晖

栾树常见,栽盆里的倒是少有。

南方的土质不适合种植,便有投巧之人,寻了这难养的法子,千里迢迢拉运过来,讨赏富贵人家。戎祎得见,便给元春殿送了一盆,阖宫上下唯一一盆,说是红彤彤挤满枝头的瞧着热闹喜庆。

开朝前,寅时不至,摸黑便差人送了过来,以示安慰。

尽管内侍和苕华都没有要将她吵醒的意思,擡着惺忪的眼皮子,本就寐得不深的清窈还是醒了。

望着那些赤若丹霞的成片叶子,她忽而想起“如火如荼”这个词语来,不知今日开朝後的朝堂是否也会如此一片急赤白脸的“热闹”景象。

想着想着,突然的笑了笑,原本飘渺的睡意竟逐渐变得浓重起来。

盈淑宫走水,良家童女皆受惊吓,好似伤者中还有孚信王的小孙女。

能从戎昊登位之时,一直留存至今的老王爷仅此一位,见微知着也好,明哲保身也罢。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乏证其是位心有度量的主。

睡梦中恍闻乌鸦啼鸣,半空盘旋,由近至远。

蟠龙乌金柱下有太史令气势恢弘,言:

“陛下,虢氏琅朱德行败坏,有失大度,毫无体统!先设计陷害皇家子嗣在前,又妒杀贤妃火烧盈淑宫在後。一桩桩一件件实将王君威严视若无物,将我朝臣民律法弃若敝履,值此当下,必须发落以慰人心,以正後宫纲常!”

话音落,有丞相长史附议,衆臣面面相觑後,紧跟附议。

侍御史见此,上前辩驳:“廖氏之案,王君已做处理,功过是非暂撇不谈;太史令口口声声妒杀贤妃,单‘贤’这一字便为逆天罡之论断。

那沧泉阙妇人本就不过小小侍盥宫女,往日妖孽惑主,因恩获封美人就罢了,反而不知贤良,阻塞圣听,耽误朝堂,如此後妃,何以称得上一个‘贤’字?

诛此妖女,乃中宫大义之举。

再者民间断案尚且要个物证齐全,盈淑宫走水一事又怎能单凭内侍之言便定当朝王後之罪?

王君明鉴,王後娘娘身份特殊,若不能公正严明处之,恐怕周国未必甘休。”

话毕,治粟内史康思明手持笏板上前半步:“侍御史所言有理,臣附议。”

又是一堆大臣紧随其後:“臣等附议。”

随即两派便都有性子急躁者当朝吵了起来。

穆氏有议郎:“此言差矣,无论出身如何,既已因恩获封,自是後宫娘娘,王君爱妃,我等主上,侍御史你出言便是诋毁之意,且不说大不敬,还口出妖孽惑主之言,难道是暗骂王君昏聩不成?”

原地不动的丞相长史暗戳戳冒声:“是啊,哪怕是王後,且不论王君未有明令後宫禁止私刑,中宫早已封禁卸权,何来处置之权?”

一重一轻,配合无间。

眼看王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郎中令何滨揖道:“何某敢问,是否私刑,尔等大人可在当场啊?沧泉阙乃王君亲至之地,事实如何,岂需尔等置喙?”

总算有人将决定权交到至尊之位身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瞧着嘈杂的朝堂,戎祎的脸几乎快和玄袍一般颜色。

此刻只需他说上一句,右美人之死乃其亲自授权中宫,想来那如潮水般的发落之言,或可化作淅沥小雨绵软渡过,不至于掀起太大风浪。

却没想到,又遇郎中令来报:孚信王正叩首宫门外。

这位老王爷年近古稀,虽有入宫之权,却无登朝之职,本就是迈出一步都要颤两颤的主,此时站在宫门外,是为何意,不言而喻。

原本包庇的话被咽回喉,戎祎只得擡擡手,责人将他这位叔爷请入大殿。。。。。。

一连两日,朝堂之争愈演愈烈,暴风骤雨般未曾停歇,便是小王君这两日亦未再敢踏入後宫半步。

而作为後宫妃妾,沧泉阙小美人的尸身能在内宫停棺两日亦是极限。

这日晚上,得了葳蕤宫的令,由负责礼仪祭祀的奉常带着一些钦点的宫人,打算将这位娘娘的遗体先运送至妃陵。

至于下葬则是第二日清晨的事,届时自有妃陵的掌事与奉常一同负责。

虽有一些违制,可如今的王宫上下谁不晓得是葳蕤宫说了算,自然不敢违逆。

月如盘,千里清辉,寒气正浓。

车辆沉沉,借着月光,踏着暮色,一行人缓缓行至西宫门出口,知道是後妃棺椁出宫,检查了文牒印鉴,没什麽问题,侍卫无不让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