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190200(第16页)

190200(第16页)

杜嗣业只觉得一股力道托住他的一条胳膊,直接就把他给拽了起来,看向雁来的视线顿时带上了几分惊异。

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向雁来表达起自己的感激之情。

他已经听天兵说过要给李白和杜甫搞一个盛大的迁葬仪式的事了。虽然是玩家的功劳,但杜嗣业都也记在了雁来身上。

大父的诗稿留在家里四十年,却无人问津,一朝被天兵看重,顿时身价倍增。来的路上,那些书生文士都来借阅、传抄,据说丽正书院第一本要编的就是他老人家的诗集,杜嗣业如何能不感念?

安抚了他几句,雁来就去船上给诗圣上了香。

青烟袅袅,朦胧了灵位上的字迹,雁来看了一会儿,心中似乎有许多感触,但最后她也只是沉默地绕到一侧,像玩家那样,伸手触摸了一下那颗已经被摸得锃亮的棺材钉。

所有人都上完了香,杜嗣业便背起装着先祖尸骨的木棺,手捧灵位下了船,众人簇拥着他进城,将灵柩暂时安置在了城中的一处寺庙里。

等安顿好了,众人又力劝打算留在寺中守灵的杜嗣业搬去跟其他人一起住,参与接下来的修书工作。

虽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但杜嗣业家学渊源,显然也是读书识字的。而且对于杜甫的诗,他的了解只会比别人更深,当然要加入到修书的工作中来。

等玩家带走杜嗣业,雁来回到皇宫里的住处,开始准备接下来的宴会。

说是准备,但其实也就是梳洗一下,换个衣服而已。只不过今天是正式的场合,得穿官袍。

要说古代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吹风机,而头发又太长了,洗一次要晾很久。好在这会儿还有时间,雁来搬了个椅子坐在院子里,擦着头发,晒着太阳,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对了,李白的孙女没有来吗?”

她仔细想了想,薛涛的介绍里确实没有提到。

“没来。”郝主任摇头。

这两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她们已经在当地成家,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还算安稳。得知玩家想给李白迁坟,她们都很感激,表示到时候会出席,但是并没有同意跟玩家一起到洛阳来。

就连玩家赠送的钱和礼物也没收。

“应该是心有顾虑。”雁来说。

世道总是对女人比男人苛刻,所以女人也总是对自己比对男人苛刻。

于情于理,雁来既然知道了她们的处境,都不能视而不见。她打算等到迁坟的时候亲自去一趟,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看看要怎么安顿比较好。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她出面,跟玩家出面还是不太一样的。

第195章你以为你是在看谁作诗。jpg

雁来上回参加宴会,还是年初时在长安参加的宫宴。

这么一想,确实有点懈怠了。

大唐尚游宴,如果是在有人还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大肆奢靡,当然不合适,但必要的庆典和盛会,同样也是安抚人心、提振自信,满足普通百姓精神需要的必需品。

这里不完全是游戏,但毕竟还是游戏,没必要像现实中那么紧绷,可以更放松一些。

不管对玩家还是对原住民来说,多来点这样的宴会,都能够促进他们的积极性,不能完全当成后世的公司团建来看待。

其实就算是公司团建,只要不是政治任务很强,非要让人去给老板和领导捧哏,或者表演一些尴尬得脚趾扣地的节目,然后标准再高一些,很多打工人也是愿意参与的。

“怎么了?”见她脚步顿住,郝主任上前低声问道。

雁来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

郝主任笑着应道,“那回头做个方案。”

不管古代现代,要举办大型活动,提前做方案肯定都是需要的,雁来想了想,说,“不一定非要让天兵来做。”

随着玩家的人数越来越多,想要继续保持游戏的大唐特色,除了官方的努力之外,也需要原住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各项事业之中来。

两人简单交谈两句,继续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宴会举办的场所。

这场宴会安排在了西苑。

皇宫都拿来用了,借用一下皇家御苑也是理所当然。

玩家这段时间已经将西苑修理得差不多,可以对外开放了,这会儿又恰好是赏红叶的时节,便干脆将地点选在了这里。

具体的位置是一处空地,背后是层林尽染,眼前是河流曲折,一座水榭从对岸延伸到河中,正好作为表演舞台。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建筑物遮蔽,不过对此山明水秀之景,人造之物反而累赘,而且今日天朗气清、晴空万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深秋初冬的微弱寒意,反而比室内更舒适。

不过也正因此,说是晚宴,但其实下午三点就开席了。

客人们早已经到齐了,三三两两站在草地上闲话,不过雁来一到,所有人都就都停下动作,朝她看了过来。

寒暄过后,玩家就过来通知可以开席了。

众人便见有天兵扛来一卷卷巨大的毡席,铺陈于河岸,而后又有人推出一辆辆餐车,上面放满了食物,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动。

最后送来的才是餐具,但没有食几也没有坐席,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见没人动,雁来便领着郝主任上前,一人取了一个餐盘,从桌上拿取食物,再端着走到毡席那边,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始进食。

没错,考虑到人太多,今天的宴会依旧是自助餐的形式。

毕竟不止客人要吃饭——玩家乐于凑这种热闹,做出各种美食与人分享,但可不乐意真的给人当厨子,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宾客,那当然也是要吃饭的。

还是考虑到大唐人可能不习惯站着吃饭,才准备了毡席。

此时正是家具从坐席和矮几朝着高足椅和桌子发展的阶段,大唐人也很习惯跪坐着吃饭,尤其是在野外游宴的时候,都是找个风景好的地方铺上垫子,就能立刻开宴。

至于分餐,在这时候也是主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