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本宫不偏心 > 190200(第7页)

190200(第7页)

第194章

到毓庆宫的时候,太子妃正在屋檐下看书,躺椅上放着一床小褥子,太子妃手边还放着一盘切好的瓜果。听见通报,太子妃一抬头,就忙起身要来迎接,乌雅秀贞赶紧摆摆手:“既然身体不舒服,就且躺着吧,可请太医看过了?”

“太医已经看过了,说辞和以往一样,就是身上有些疲乏。”太子妃笑着说道,给乌雅秀贞行个礼,规规矩矩的落座,乌雅秀贞笑道:“女人家身体重要,现下若是不好好养一养,将来就怕受罪,再者,毓庆宫……到底是孩子少了些。”

因着太子妃只得了一个格格,太子这边就有些等不了,之前李侧妃就生了一个阿哥,反正都有庶长子了,太子妃索性就不管了,接着毓庆宫就生了二阿哥和三阿哥了。不过三阿哥年幼,没立住。现下,毓庆宫就还是只有大阿哥和二阿哥。

乌雅秀贞虽说是长辈,但一个外八路的算不得什么正经长辈的长辈,也不好说让太子妃自己生的话,免得太子妃听了心里不自在,就说起来这蒙古的事儿:“以往懒散,只觉得出宫哪儿有在宫里享受啊,那路上奔波,外面风吹雨晒的,我才不稀罕到外面去,但是真出门了吧,那和宫里确实是不一样的,外面的那风风雨雨,都和宫里不同,有空呢,还是该出去走走。”

用九格格的话说,那就是外面的空气,都带着自由的味道。虽然乌雅秀贞不太明白这空气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自由又是从何说起的——毕竟九格格在宫里也没被禁足啊,她十来岁开始,就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到了十四五,别说整个京城了,就是整个大清,都是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也没有不自由啊,既如此,那又何来自由这一说呢?

但九格格说的开心,乌雅秀贞也就不去仔细追问,反正闺女长大了,她自己有主意,也有本事,她这个做额娘的,少操心就是了。

现如今呢,乌雅秀贞就正好劝一劝太子妃:“得空了也到外面走一走……你也是做嫂子的,不管谁家有个什么宴会,到外面散散心也是好的。这心情好了,病也才好的快是不是?”

“劳德妃母惦记了,其实我这病已经是好了许多,不过是因着懒散,这才有些不理事儿的。”太子妃笑着说道,她对乌雅秀贞今儿的来意是心知肚明,但是怎么说呢,最近这段时间,确实是有些提不起来劲儿。

一来是因为太子的处境,二来也是因着她自己,久久怀不上……再者呢,之前天气热,人都懒得吃饭了,哪儿还有力气管事儿呢?但现在乌雅秀贞既然找上门来了,这事儿,该她担起来的,她还是得担起来的。

两个人很有默契,就只是提一口,具体的,并不详细谈。

太子妃问起来蒙古的事儿,乌雅秀贞也偶尔问一问宫里的事情,两个人相谈甚欢,到了中午,太子眼看要回来了,乌雅秀贞这才赶紧起身告辞。

转头太子妃好转的消息就传出来了,太子妃特意在御花园举办了小宴会,算是答谢之前惠妃她们的帮衬。

乌雅秀贞并未参加,她又没帮忙。她倒是在宴会之后,邀请了章佳氏,姐妹两个一起逛园子。

御花园的景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按照时节进行布置。现如今到了秋天,原本的花卉就换成了菊花,今年的菊花,自然也不是往年的菊花了——往年开得好的,基本上都被剪掉用来簪花或者布置物资了,再或者,干脆就是赏赐人了,不可能是留到今年的。

“今年这菊花,倒是颜色好。”乌雅秀贞笑着说道,章佳氏点点头:“听说是开封那边送过来的,有名贵品种呢,娘娘若是喜欢,回头让人带到永和宫去。”

“不用弄到永和宫,带回去还得让人专门照看,不如就放在这里,若是喜欢,过来看一看也就成了。”乌雅秀贞笑着说道,一抬头,就正巧看见了宜妃,宜妃正带着两个小答应也在逛园子。以往她都是和大郭络罗氏做伴儿的,但大郭络罗氏身体不好,她年轻时候跟着前头的男人奔波,后来死了男人又被婆家磋磨,虽说进宫之后也有好好调养,但毕竟是亏了底子了,落下了毛病,所以一到这变天时候,就容易生病。

宜妃也看见了乌雅秀贞,就过来请安:“给德贵妃请安,德贵妃今儿瞧着气色好的很。”

乌雅秀贞笑眯眯的:“今儿日头好,本宫心里就舒坦。宜妃气色也不错,唇红齿白的,对了,代我问大郭络罗氏好,好久没见她了,得空了一起喝茶。”

宜妃笑着应了下来,又问起来十四阿哥的事儿:“听说要去云南?”

“嗯,云南那边有些差事,明日里就该启程了。”以往她操心,十四要出门,恨不能衣服食物,样样操心,现在嘛,两辈子了,她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你越是照看的精细,他就越是长不大。你做父母的,稍微放开手,反而孩子会更懂事儿。

再者,十四都成亲了,出门在外,那行李什么的,也有自家福晋操心,乌雅秀贞就很不必费这个心思了。

“十四倒是能干,小小年纪,也出门办差好几次了,皇上也时常夸赞十四呢。”宜妃说道,乌雅秀贞心里就提了几分警惕,宜妃这个人吧,特别的掐尖要强,就好像胤禛小时候和五阿哥争夺玩具一样,宜妃从不问对错,只会护着自己儿子的。她这样的性子,只会觉得自家儿子天下第一,从不会随便张口去夸赞别人家的孩子的。

这会儿忽然夸赞十四,那必然是有缘故的。

乌雅秀贞就挑眉笑道:“十四在打仗上确实是有点儿天赋的,皇上素来对阿哥们要求严格,他能夸赞十四,也是十四确实能干,不过,皇上也没少夸赞五阿哥是不是?”

至于九阿哥,不提也罢,皇上前两天刚训斥过九阿哥,说他与民争利。因为九阿哥又开了几家铺子,偏偏都是,普通人能做的生意铺子。身为上位者,也不是说不许你做生意,连乌雅秀贞这种后宫女眷都有几个铺子呢,但是你不能做那种寻常百姓都能做的生意。

而且,好像还听说,九阿哥专门倒卖粮食?朝廷官员的俸禄,是包含了一些粮食的,但这些粮食都是陈粮。大部分的官员不缺钱,于是等俸禄发放下来,这部分的粮食,他们就拿去粮店置换一番,用这陈粮,换新粮。

然后这陈粮呢,再被粮店给卖给寻常百姓。

中间是有一些差价的,这生意算是正经生意,官员三斤陈粮换两斤新粮食,粮店里一斤陈粮五个铜板,一斤新粮食七个铜板,这也是明码标价的。

所以这生意不算是违法,康熙就算是知道,也并不会将九阿哥怎么样了。

但是,若九阿哥不做这生意,那这生意就是民间商户做的。但九阿哥一插手,那些官员们肯定是第一选择九阿哥,不管是为卖九阿哥一个好,还是为别的什么。

这样一来就算是九阿哥与民争利了。

乌雅秀贞没提九阿哥,宜妃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人家没生气,还笑盈盈的:“五阿哥自来稳重聪慧,是不用我多操心的,但是老九那孩子,自小就淘气,现下长大了也没个定性,前两天还闹着要去学那大不列的话,学了两三个月,像模像样的,皇上前两天,刚让他到理藩院去了呢。”

乌雅秀贞恍然大悟,这是来炫耀九阿哥来了。九阿哥之前在皇上跟前一直是不太争气的形象,别人提起来也只将九阿哥和各种生意赚钱联系到一起,从没有什么正经差事的。

现在九阿哥凭着自己本事,得了一份儿正经差事,还是很重要的理藩院,宜妃就有些控制不止想炫耀炫耀了。

乌雅秀贞想明白之后就有些哭笑不得——她四阿哥六阿哥,哪个没出息啊?她有这样特意找人炫耀过吗?乌雅秀贞张张嘴,正打算嘲笑宜妃一番,话到了嘴边了,又变了:“那可真是恭喜你了,九阿哥有出息,将来正经赚了俸禄,必然也孝敬你。”

若是她上辈子,肯定是忍耐不住要和宜妃争辩一番的,看不起谁呢?谁没个出息儿子一样。

但现在嘛,乌雅秀贞又觉得这种事儿吧,很没必要整个高低,难不成她不说,胤禛和胤祚立下的功劳就不算数了?难道她口头上嘲讽了九阿哥,九阿哥就当真变成了一事无成的纨绔了?

胤禛现下,主要是在康熙心里的印象维护住的,宜妃如何想,完全不相干。

胤祚素来不在意别人看法,后宫女眷,那是见着了才打个招呼的,宜妃如何,更不在他关注范围内。

再者,和宜妃犯这个口舌之争,赢了又能如何呢?

乌雅秀贞这样淡淡然的接话了,宜妃还有些惊讶呢,但宜妃很快就笑道:“孝敬我倒是不用他的,我自己就有月例,我那月例不用来补贴他,我就心满意足了,可不指望他孝敬我。”

乌雅秀贞带了几分戏谑的挑眉:“九阿哥那赚钱的本事,人尽皆知,京城里就没有不佩服他的,他难道还将你那点儿月例看在眼里啊?要我说,九阿哥既然赚大钱了,就合该孝敬你这个亲娘一番,免得他那银子,都拿去给了八阿哥……”

说着她忽然捂住嘴,脸上有些说错话的懊悔。

宜妃则是一激灵:“给了八阿哥?这话什么意思?”

乌雅秀珍摆摆手:“误会误会,我说错了,你家老九的银钱,他自己赚的,他想给谁就给谁,咱们呢,做额娘的,只要孩子没伸手找咱们要就成了,人老了,也别管那么多了。”

“德贵妃,今儿这话你要是不说明白了,那我可得找良妃说道说道了,我就说这话是你说的,看良妃回头会不会找你拼命。”宜妃无赖的说道,乌雅秀贞作出无奈的样子来:“哎,你这人可真是……那我要说了,你回头可别找人家良妃说这事儿,良妃人淡如菊,人家是从不过问宫外这些事儿的。”

“之前我们家老四,不是奉旨追债吗?有些官员吧,是真不想还,就四处找人求情,八阿哥呢,心肠好,又心软,出了名儿的大善人,人人求到他跟前,他都要想法子帮衬一二。这帮衬该如何帮衬呢?帮人家还一点儿,三五万没有,三五百总是有的。”

乌雅秀贞笑眯眯的,挑眉:“那一个求上门,得了三五百,别的听了消息,白得的银子,是不是也该上门求一求了?”

求的人多了,那给出去的就不是三五百两银子了,加起来得有三五万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