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是想买房子的吧?”曾好雨说。
许诺点了点头,“我听阿杜说过,现在两个人住学校宿舍没什麽问题,如果吴老师要养小孩的话,住宿舍就不方便了。”
“报纸上说,老师的工资涨了不少。现在青南省处于大建设阶段,到处都在造商品房,有些房子的价格因为地段的原因,不是很贵。但现在比较荒凉,并不代表以後。就像你上次说的那个度假村一样。要不我们给杜老师找一个便宜地段又不错的房子。”曾好雨将报纸上看到的和自己知道的整合在了一起,
“那我找许正军要一份小区房价的册子,我记得他们业务部有这个资料。”
“哎呀,你先别着急,你找他的秘书,别直接找他。”曾好雨说,“另外找秘书问一下能不能给个折扣。”曾好雨说。自从在电机厂实习过後,她就知道所谓的“定价”都有可以操作的空间,折扣并不违反原则。如果能帮杜老师拿到折扣,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买房子也能有折扣的吗?”许诺有些不理解。
“当然可以啊,开发商们为了销售房子,会给销售们一点自主权的,让他们更卖力地卖房子。”曾好雨说,接着和许诺说起了自家买商铺的经历,“当时我家和冯姨家一起买的,她买了两大间,我家就和冯姨一起付的钱,拿到了最低折扣。前几个月,我家的商铺最後拆迁了,赔了一大笔钱。”
许诺对于许正军的建筑公司没有多大兴趣,这次听到曾好雨说买卖房子商铺的具体操作倒是有了兴趣。在他看来,和人沟通是件顶顶麻烦的一件事,房子放着就能升值,倒是把存折里的钱花掉的好方法。他默默打算着,如果以後许正军再给他钱,他就买房子。
後来,许诺偷偷地把收集到的信息和一张名片交给了杜老师。杜天济本来有些犹豫,但和马志飞闲聊,马志飞劝他早点买房。杜天济这才下定决心,把他和吴老师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又问亲戚们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後来杜天济从学校离职後,到了许诺姑父的生物医药公司上班,这不得不说都是一种缘分。
时间的齿轮不急不缓地往前走,高三的学生们慢慢习惯了紧凑的学习生活,寒假只放一个星期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麽了大事了。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的模拟考。根据模拟考的分数,对照过去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有些同学觉得有大学念,却不是自己喜欢的大学。
“如果多给我5分就好了,就5分。”
“曾好雨奥数拿奖,高考还能再加20分,这可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同学不由羡慕道。
“她那麽用功,该得第一啊。”大家有目共睹,曾好雨的笔记记得非常认真,更不用说她每堂课都认真听讲,不开小差。
“这种奥数加分倒算了,凭什麽钢琴拿到九级都能加分啊,还有隔壁班的,因为体育短跑破纪录都能加分。”
“还有少数民族加分,算了,你计较的过来吗?”
“唉,还是怪我妈,找了我爸这个汉族,不是少数民族。”
最近下发了高考加分细则,有神通广大的同学拿到了细则的纸质版,大家对照着看了下,可悲地发现自己不符合任何条件。对此,大家的反应还算正常,只是刚开始说了几句酸言酸语。
只是优秀班干部的评选还是産生了些许涟漪。最後一年优秀班干部的评选开始了,这次马志飞采取的依旧是无记名投票方式,他将除了徐国衡以外的班干部名单贴到了墙上,让他们写下名字。(上一轮徐国衡评上,高考能加5分)
很多同学都把票投给了曾好雨,只是後来根据补充规定,加分最多不超过20分,曾好雨就算获选,加分无用。而许诺的化学竞赛得到10加分,倒是可以继续参与竞争。
马志飞将相关情况说明後,重新进行了第二轮投票,需要从袁丽莎丶许诺丶李响等选出来。5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投票结果是许诺比李响多1票。
曾好雨去办公室交作业时,听到隔壁班班主任在劝马志飞,说许诺的成绩很好,这5分不如给李响,分数利用最大化,李响就有可能够得上更好的大学。
马志飞却笑着说,“那不是对许诺不公平了吗?因为他自身能力强,就要吃亏,世界上可没有这麽个道理。而且我们班都是投票的,我不好搞这种暗箱操作的事情。如果像曾好雨那是没有办法了,谁叫她分数都加满了。”马志飞发现了在一旁偷听的曾好雨。
“就你较真,多一个学生考上青南大学不好吗。”隔壁班的老师嘀嘀咕咕地走了。
“马老师,你真的不想多一个学生考上青南大学吗?”曾好雨实在有些好奇。
“呵呵,我这麽做的话,你们就敢闹翻天,我还不了解你们吗?”马志飞冷笑两声,这样的操作在其他班好使,在一班可不行。他如果把名额给李响,曾好雨就敢带头说不公平。
曾好雨嘿嘿一笑,为自己辩解,班干部评选不是还要看成绩的吗,这几次模拟考,许诺的成绩比李响好,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行了行了,把作文放下。”马志飞用力挥了挥手,“你可以回去上课了。”
一班优秀班干部的名额最终还是给了许诺,让曾好雨没有想到的是,李响不知道从哪里听说,马老师原本想要把名额给他的。
“我和许诺的成绩差不多,投票对我非常不公平。你们这样搞小团体,我的票数怎麽可能比许诺多。”李响放学後拦住曾好雨,“算了,这5分我不稀罕。不过,你们这种不根据事实投票,只投‘自己人’的做法,实在太狭隘了。”
曾好雨眼睁睁看着李响扔下这段话就跑了,一股气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