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70年代之学霸成长记 > 第106章 第 106 章 青春无悔15(第1页)

第106章 第 106 章 青春无悔15(第1页)

第106章第106章青春无悔(15)……

曾好雨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理解沈婆婆怎麽突然热情起来,有些局促地对她笑了笑。

“我是这里的管理员沈月莹,来,我带你参观下?现在正好一个人都没有,我们说的再大声都不要紧。”沈月莹看出她的紧张,笑着对曾好雨说。

得到曾好雨的同意後,沈月莹开始带着她参观,从最靠近门口的一张照片讲起。

青南电机厂的前身是由爱国商人沈知明购买西方的设备,投入全部家底建立的国富机械厂。新中国成立後,沈知明将机械厂上交国家,机械厂改制後更名为青南电机厂。电机厂几十年来为国家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解决了几千名工人的温饱。但随着时代的洪流,因为技术落後以及其他各种历史原因,电机厂开始逐渐没落,差点成为国资系统尾大不掉的“负资産”。

最大的转折点是八十年代末,那一年李牧担任厂长,他啓动了三大改革,从生産丶技术丶职工三方面着手对电机厂进行革新,极大地改变了电机厂。

如今,短短几年间,青南电机厂已经完成华丽转变,从濒临破産到如今增长几百倍的産值,成为了青南省的经济支柱。

“你爸爸了不得。”沈月莹说,“当年不知多少人恨他挡了路,要找他麻烦。他都不带怕的,说要命一条,但让他改主意是万万不可能的。”

听着沈婆婆的讲解,曾好雨对电机厂开始有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原本的刻板印象变成了画面,一帧帧地显现在曾好雨的眼前。

“你看这里,当时我说要把李厂长的照片挂出来,他不愿意,说只要展现电机厂的最大变革就可以了,这就是他的工作成绩,本人不用出现。”沈月莹指着电机厂最後一个篇章,有些感慨,“他还说未来待续,就是不知道未来怎麽样。”

接着,沈月莹带着曾好雨来来到图书室的里面的房间,一排排书架上放满了书籍,还有一块区域竟然都是外文书籍。

“这些外文书呢,都是我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自愿捐给厂里。其他书呢,一小部分是新买的,大部分都是职工捐的旧书。”

曾好雨惊叹地看着这些书架,左看右看,移不开眼,“比我们学校的书都多。”

“哈哈哈,你被骗到了吧,这些书都是装门面的。你翻翻看,都是重复的书。那个年代,普通职工家里怎麽可能有很多书,就那麽几本。”沈月莹说,“李厂长说,只要把这两个房间摆满书就行。上级要来参观电机厂,总不能只让领导们或者兄弟单位参观生産一线吃灰尘,还是要让他们坐下来听听意见,看看我们厂的底蕴。这个图书室兼厂史展览馆是不是挺好的,符合多重要求。”

曾好雨被逗笑了,完全想不到这图书室另有玄机。

沈月莹指了指最前面两排书架,给曾好雨介绍,“这两排是专业性书籍,是除了外文书以外最有价值的。你可以借来看看。来,阿婆帮你办一张借书卡,不用借别人的。我这里可不兴临时工丶见习生丶正式工什麽的,都能看书。”

曾好雨发现沈月莹很有趣,说起话来一套套的,和她说话太开心了。

她坐在沈月莹的旁边,看她慢条斯理地抽出一张卡片,端正地写下曾好雨的名字和部门,她写的字就像是印刷体一样。

“我每天中午都在,有空你就来找我聊聊天。”沈月莹将借书卡递给曾好雨。

曾好雨一口答应下来,她兴高采烈地接过来,认真地挑选了一本机械指南,打算周末看。

曾好雨左手拿着书,右手掏出钥匙准备开门。办公室的门竟然是虚掩的,陈芹姐竟然提早回来了。

这几天中午,陈芹每天都要回家一趟,要麽是送东西回家,要麽是说家里有事,不到上班的时间点她是不会回来的。

陈芹正站在茶水桌旁和邓梅聊天,两人的气氛有些凝重。邓梅是她在服务部的同事兼好友,两人一起到了服务部,相处下来觉得彼此的脾性相合。

曾好雨和她俩打了声招呼,就回到座位,打算看会儿书。

按照陈芹的性格,她说话会注意场合,然而这次她太气愤了,知道领导女儿在办公室都抵挡不住她的抱怨。

“从今年年初,我妈就催我结婚,我碍着家里谁了,家里的冰箱我买的,每个月交了不少生活费。今天中午我一到家,就看到一个男的坐在客厅,我都懵了。”陈芹有些愤慨,她的妈妈到底有没有为她想过,这种大事不和她商量。

“你没当场翻脸吧?”邓梅关心地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