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好雨有些奇怪,但还是听话地看了看曾金生的位置,“他在厨房帮阿奶洗菜。”
“你阿爷让我给你打电话,恭喜你竞赛得奖,还让我不要说出来是他说的。”李牧说得有些绕口,但是曾好雨很快就读懂了。两人的信息有偏差,曾金生不知道自家孙女和李牧说过竞赛能得奖的事情。
“哈哈哈,阿爷就是爱操心。”曾好雨的心暖洋洋的。
“你肯定拿了省一,阿爸祝贺你。”李牧郑重其事地说。
“嘿,你知道吗?马老师说,明天《青南日报》还会刊登这个获奖名单。”曾好雨有些自得。
“是吗?”李牧有些惊喜地说,“那我明天就买一份,这可是太有纪念意义了。”
曾好雨有心想再多说点,但想到上次任叔透露自家阿爸每天加班,很多时候甚至要忙到到半夜,催促道,“阿爸,你已经完成阿爷的指定任务了,你去忙吧,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你早点回宿舍,别加班加得太晚。还有,别忘了吃饭,人是铁饭是钢。”挂电话前,曾好雨又叮嘱了几句。
“听你的,我看好报告就去食堂吃饭,然後就回宿舍休息。”李牧挂断电话後,心情好了很多,看着钱华再次交上来的方案,勉强算是看顺眼了,同意让他们整个部门可以下班了。
“明天下午我们要开领导班子以及中层会议,这个方案你根据人数打印,这是重要议题,需要明天重新上会讨论。你知道的,我不希望节外生枝。”李牧吩咐道。虽然路敬业他们提早知道也无所谓,但是他现在没有心思纠缠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
曾好雨早上上学,路过报刊亭时,特意买了一份报纸,封底那一面真的有青南省数学竞赛的获奖名单。从上往下,名单的第三个就是她,排在她前面的两名学生是其他学校的。“省一“共有11名学生获得此殊荣,青南高中有4名,怪不得校长如此兴奋。
巧的是,许诺也带了一份给曾好雨,“那这报纸,我放在我们班的学校角?”他打趣道。
不过,他看着曾好雨有些着急,忙说,“我开玩笑的,这报纸我自留,不经过你的同意,我不会做这种事的。”
曾好雨很快收回了打算抢报纸的手,装作不在乎地问许诺,“你们的化学竞赛怎麽还没有考试,我算是解脱了,你周末还要上课,太可怜了。”
“就下个星期天,上午考理论,下午考实验。”许诺说。杜老师很随意地说了时间,什麽注意事项都没提。他只是提了一嘴,做实验的地方是借了理工大学的实验室。他和另外一名高二的学长都对化学感兴趣,但是对得到什麽名次并不强求,所以没什麽压力。
等到了教室,曾好雨被蒋菲菲他们狠狠地取笑了一番,说全省大概都知道曾好雨的名字了,得“省一”这个奖的都是高二的学生,高一年级的只有曾好雨。而且报纸上说,名单是根据分数排列的,这就意味着,曾好雨的竞赛成绩排在全省第三位。
蒋菲菲和曾好雨两人在叽叽喳喳,张馨园正和奚回南在聊天。
张馨园说自家姑姑寄了东西给她,是件羽绒服,这样的衣服在冬天特别暖,比穿几件毛衣都暖。
“这羽绒服里面填充的是鸭绒,我妈本来都不知道是鸭绒的,以为就是棉花。我姑特意打了电话回来,我们才知道的。”张馨园说。
“夏天都还没来,你姑姑怎麽给你寄冬天的衣服。”奚回南实在忍不住。
张馨园被问住了,想起妈妈说姑姑买的肯定是打折的便宜货,但她脑子灵活,很快想到了理由,“地理你没学过吗,我们的季节是相反的。我们这边是夏天,我姑姑那边都快要到冬天了。”
奚回南被说服了,根本没有想到张馨园的姑姑在德国,和他们同一个北半球。
蒋菲菲对于国外的生活好奇心不改,曾好雨发现她有些心不在焉,轻轻拍了她一下。
“你说这羽绒服到底什麽样,真的这麽暖吗?”蒋菲菲等她们俩离开了,才轻声问。
“把鸭子保暖的羽毛穿在身上,肯定暖。”曾好雨说,“不过我们这里的冬天不冷,穿棉衣就够了。去年冬天,我棉衣都没穿几天。”
蒋菲菲将信将疑。
另有人想到了张馨园,孙茂林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想要告诉她,学校正在开展作文竞赛的预选。如果通过预选,就有机会参加青南省作文竞赛,这是全省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