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69章青春美好(17)
“好了,大家可以开始换座位。”林业宗拍了拍手,让同学们立即动起来。“就像我刚开始说的,在这个教室,没有高一高二的区别。从踏进这里开始特训,你们相当于在同一个起跑线,最後能跑多远,需要依靠是自己的努力。这张试卷,我们就有两名高一学生考了满分,超过了大部分高二学生。”
“还一个起跑线,高二的比我们多上一年的课,怎麽可能一样。”有高一的男生依旧有些不服气,只是不敢大声说出来,暗自嘀咕了几句。对于林老师说的“两名高一学生”选择性地就当没听到。
祝晓慧拖着曾好雨坐在了第二排的中间,“你看,我选的这个位置好不好,黑板看得清楚,还方便提问。”
曾好雨给她竖起了大拇指,这行动力,以後谁再说祝晓慧反应慢的,她第一个不服。
有些同学还在扭扭捏捏,说不知道选哪个位置,第二排还是第三排呢?还有的说,他才不在乎这个竞赛,要不是被班主任逼着参加才不来,自己就坐最後一排,前面的位置谁爱坐就去吧。
这时,他们发现,那两名高一女生飞快地“抢”到了好位置,径直坐在了正中间。坐定後,两人飞快地拿出了笔记本,正在看题,很是认真。
被她们带动,大家感受到了危机感,立即行动起来,找好了位置。
林业宗很满意这种活力,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心里对温又良的主意夸了又夸。
当时温又良对他说,这个班级是为了数学竞赛特意组建的,如果想要有成绩,只是不温不火的讲题做题是不行的。他们几名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们的学习进度,而且看下来,现在学生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认真有馀,冲劲不足。
林业宗同意了他的提议,现在更是满意,这一场排名考试一考,班级里学生的精气神至少提了上去。
换好位置,林老师开始讲课,依旧是丰富的例题丶信手拈来的讲解。只见他左手拿着大的三角尺在黑板上比几下,就画出了关键的辅助线,右手飞快地写出公式,很快答案就出来了。
曾好雨跟着林老师的节奏在脑海里一步步构图,很快跟上了他的讲课速度。祝晓慧擅长抓关键要点,只要能想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她就能做出来。
让特训班的学生感到有所变化的是,林老师的目光更多地开始放在第二丶三排的学生身上。有时讲到一道题,只要前排的学生会做,他就直接跳到下一题。
从此,紧张的气氛开始在特训班蔓延开始,每个人深怕自己的学习进度被落下,所有人都是近乎把十二万分的注意力投入了进去。林老师说,周六的课程不需要每一名学生参加,但是一到周六,所有人都是整整齐齐地出现在学校。
而那天的课程,正如林业宗所言,难度提升了很多。一道题的解题步骤一块黑板都装不满,只能擦掉先前的再继续写。有时,讲到某个函数公式,林老师没有直接让他们套用,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推导出来,“到时如果太紧张,连公式都忘记了,你们自己就能推出来”他说。当然,大家知道这是个玩笑话,现场推导公式得花多少时间,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是为了帮助他们提升记忆点。
另一边,月考的成绩陆陆续续出来了,老师们开始讲解试卷。
下发考卷时,曾好雨如果不在,蒋菲菲就会帮她收好。蒋菲菲有了更多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她主动提出协助曾好雨当语文课代表,收语文作业丶在黑板上写回家作业,给老马跑腿………
“你知道你现在的总分已经是班级最高分了吗?”蒋菲菲说。只是她依旧八卦。
“别瞎说,还有成绩没出来。”曾好雨把蒋菲菲给她的化学试卷摊开来看,这次的化学试卷她只错了一道填空题和一道实验题。
“数学你又是满分好吗,这麽难的数学卷子,整个年级就三个满分。”蒋菲菲说,“还有物理,你只扣了1分,光这两门你就已经比别人高了好多。现在只有语文丶历史试卷没有发下来。我们几个算过了,你已经比徐国衡高了27分。”
“你这次不是考得也很好吗?”曾好雨由衷地为蒋菲菲感到高兴,蒋菲菲这次数学不再拉胯,考了130分,在班级里算是高分,物理丶英语这些学科的成绩竟然都不差。
蒋菲菲听着脸微红,有些不好意思了,“和你们的成绩还是不好比,但这次我心满意足了,我妈妈应该会特别开心。”
更让她兴奋的是,她做数学题终于做到了“心里有底”,不再是以往抓耳挠腮却想不出来。只是她现在思考的有点慢,最後一题都没来得及做。蒋菲菲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再认真点。
因为月考,早自习时,大家都有些不认真,大家偷偷算自己现在的总分,语文历史考多少分才能有好名次。
张馨园脑子里浮现的却是刚刚奚回南说的一件事。
当时她们俩从食堂吃好早饭,准备去教室上早自习。
“馨园,语文成绩还没有出来,总分你肯定比蒋菲菲高,蒋菲菲语文一直很一般。”奚回南说。
张馨园听了有些无语,明明曾好雨以往的成绩和她差不多,怎麽这麽点时间,大家都默认曾好雨比她优秀,她张馨园现在就只配和蒋菲菲比成绩了吗?
奚回南大概看出张馨园的不对劲,就说,“我听沈杰说,蒋菲菲她们弄了一个学习小组,潘琦他们也加入了。蒋菲菲的成绩进步这麽快,肯定是潘琦他们帮的忙。”
“什麽学习小组?”张馨园追问道。
“具体我不清楚,好像就是每个人负责一门学科,然後就互相交换笔记?”奚回南想了会儿,努力回想沈杰说的话。最近沈杰已经很久没有和她聊天,她有时找沈杰,他都说没空,回家有很多作业要做,课间就想睡觉。
上午的第一堂课就是语文课,马志飞抱着一沓试卷走了进来,心情很好,还吹了吹口哨。
这次四班的语文平均分首次超过了一班丶二班,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历史性的突破,我要感谢每位同学的努力。”马志飞说,“不过我希望这样的开心时刻能多一点再多一点,不要让这次的成绩成为绝响。”
四班所有同学都笑了起来,纷纷表示自己会努力,让老马同志多高兴几次。
“这次我要表扬一下几位同学,潘琦丶徐国衡丶朱媛媛丶蒋菲菲丶袁丽莎,这几位同学试卷第一部分的古诗词默写丶课内文言文是全对,看来上学期学的很扎实啊。”马志飞深有感触,“高考并不是考一个学期的内容,而是考你们三年的学习成果,所以以往学过的内容千万不能丢,这几名同学值得大家学习。”除了曾好雨和许诺,“临时学习小组”的成员都得到了老马的表扬。曾好雨是写了错别字,许诺则是漏写了一道选择题。
临近下课,老马又特意表扬了下蒋菲菲,还对她说,“你和大家分享下你最近学习成绩提升的秘诀,我们一起听听,大家鼓掌。”
蒋菲菲有些尴尬地站了起来,简单说了潘琦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几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各有分工,互相学习丶互相提升。
马志飞赞许地点了点头,“据我了解,这次月考,蒋菲菲其他几门学科都有不小的进步。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这点潘琦你们做的很好。”
他接着说,“实际上,其他班有一种组建学习搭子的尝试,就是一名好学生和一名排名後面的学生结对,共同提升。这个方式,我觉得有弊端。”他没有继续讲弊端是什麽,反而说起潘琦他们这个学习小组的模式很好,留下一句“不强制组队,但我觉得这是不错的学习方式,大家可以学习下”才离开教室。
听到老马这麽推崇,孙茂林很是好奇,仗着徐国衡为人老实,直接拿着他的数学笔记看了起来。原本的漫不经心变成了严肃认真,这数学知识点整理很齐全,看了一下子就能掌握要点。
“学习委员,这笔记你借我回家抄抄吧,你肯定已经完全掌握了。”孙茂林对徐国衡说。
徐国衡刚想答应,就被一旁听到的袁丽莎阻止了,“这些都是我们共同整理的,可以抄,但是只能在学校里抄,不能带回家。”袁丽莎有些生气,孙茂林脸皮真厚。
学期刚开始,马老师本来想撤掉孙茂林的副班长职位,後来却不了了之。潘琦说,上面有人打了招呼,还想让孙茂林当班长呢,这脸得多大啊。
“是的,只能在学校里抄。”徐国衡忙说。
“这麽多,哪里来得及。”孙茂林抱怨了几句,但他发现徐国衡没有改变主意,只好说,“行吧,你先借我数学的吧。”
下午,袁丽莎还特意嘱咐徐国衡把数学笔记从孙茂林那里拿回来,“不过夜!”袁丽莎再三强调。徐国衡笑着说,保证拿回来。
张馨园不想去抄那些笔记,想着学生自己整理的笔记哪有老师整理的齐全,老师那里的教学内容才是最完整丶准确的。只是应该怎麽做呢?数学老师的话,杨小辉可以问张老师要,应该能拿到。她的物理不太好,物理找谁呢?
後来,四班开始出现很多学习小组,有着稀奇古怪的名字,比起“临时学习小组”正式多了,只是这些学习小组很快就解散了,比“临时”还“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