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83章我呸
王兵的自行车上挂了两大瓶子的酸梅汤,玻璃罐子外面是他老婆亲手织的网兜,正好把瓶子放进去,还织了一个提手,挂在车把上正正好。
王兵刚到不久,林听就来了。骑着他那辆黑色的变速车,看见王兵就赶紧打了招呼:“你怎麽来这麽早。”
“睡不着啊。”王兵叹气,“你到我这个年龄就知道了,老了,没觉了,怎麽都睡不着。”
王兵说着,提起一瓶酸梅汤,顺手挂到林听的车把上,“你说这人啊,活一辈子,有什麽意思。小时候天天不够睡,不是叫起来读书,就是去割猪草。天天困的,站在那里就能睡着。等着年龄大了,没人叫起床了,可以睡饱的时候吧,又没觉了。”
王兵说着话就已经把酸梅汤给挂好了,又对林听说:“你这瓶多放了点冰糖。我给你嫂子说了,你喜欢喝酸甜的,她就又多放了几块。”
“替我谢谢嫂子。”林听连忙道:“每次咱们出来,都是嫂子给准备解暑的酸梅汤。”
“她也就能干点这活。你不让她干,她心里还不舒服呢。”王兵说着,擡头往不远处指:“咱们分到前面这一片了吧。”
“是。”林听拿起本子,上面记着昨天开会时他和王兵分到了号码,从一百三十二到三百四十三,这两百来户都归他和王兵摸排登记。
王兵站在原地,仔细看了看这一块,又叹了口气:“咱们怎麽没分到那边的居民楼啊,那样一层层登记,多方便。咱们这两百来户,怎麽都是平房?是不是还都挺分散的?”
“这五十多户是一个家属院的。”林听拿起他的本子给王兵看,“这些比较集中。还有这些,也比较集中。剩下的这些,都是老一辈留下的房子,住的很分散。”
“你这是什麽时候来调查的,还画了图?”王兵仔细看了林听给他看的图,都是林听手绘的,号码也都按着居住地分成了区间,这麽一标注,十分醒目,又有条理。
“昨天晚上下班,我先来探了探路。”林听道。
“行啊。”王兵竖起大拇指,“那麽晚你又跑了一趟?你这可以啊,说实话,一开始你来所里,我们都争着不要你,谁都不想带你。”
林听笑了,“我知道。”
“你知道?”王兵立刻摆手解释:“大家都不想带新人,尤其是听说你是大学生,都觉得不好带,怕说什麽你都不爱听。後来又听说,你在学校成绩特别好,你又是林家的独子,大家就更觉得你也就是来混时间的。咱们所里忙,谁也不想和混时间的人搭档。”
“是,我明白。”
“现在他们悔的肠子都青了。”王兵哈哈大大笑,“没想到,让我捡了个宝。”
两个人说着话,商量好了一起先去居住最紧凑的家属院,家属院在他们要摸排登记的最西面,先解决最简单的,再一家一家跑分散的居民家。
骑着车就往家属院去,路上,林听就看见熙熙攘攘一群人聚在不远处。
林听放慢的速度,朝不远处看去,只见一些人围在一起,也看不清具体是做什麽的,他们面前应该是一个院子,大门还关着。
“这是干什麽,怎麽这麽多人。”林听道。
王兵也发现了,他瞥了一眼,说:“可能是看打牌呢。这一块住的都是清城本地人,父辈们就都认识,估计熟的一家人一样。”
“这麽热的天。”林听远远看过去,只能隐约听见大家都在讨论什麽。
“不是打牌,就是那家姑娘或者小夥子要结婚了,邻里都来帮忙了。”王兵倒是没往坏处想,毕竟清城的治安很好,大家都老实本分的过日子。
“有可能。”林听停了下来,站住了,远远看了一会儿,也没见什麽躁动,便在王兵的催促下,离开了。
“快走吧,”王兵说,“看着没什麽事,要不然咱们今天搞不完了又。”
两人隔了一个街道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什麽异常,便骑车走了。
与此同时,人群中的戚美华又对着大家夥诉说了一遍自己的冤屈,再加上自己梨花带雨的哭泣,惹得几个大老爷们也不高兴了,走上前,用力砸向崔见阳家大门。
崔见阳和崔馀一直在後面收拾鱼塘,听到砸门声,还以为不是自己家,毕竟从来没有过的事,崔馀又仔细辨认了一会儿,才赶紧出来开门。
这门一开,就看见那麽多的人站在自己家门口,大家都虎视眈眈瞧向自己。
崔馀正想问什麽事呢,便看见被人群挤在中间的戚美华。
戚美华正掩面哭泣,见崔馀开门了,哭得更大声了。
“这是老崔家的姑娘?”其中一个砸门的看见崔馀後道,“你爸呢,叫你爸出来。”
崔见阳已经从後院出来了,他听到声音後,拖着那条不舒服的腿,快步走了出来。
他还没看见被挤在人群中的戚美华,只是觉得纳闷,不知道怎麽家门口就聚集了这麽多的人。
崔见阳又看见大家都凶神恶煞的,表情很不友善,而且是冲自己家来的,便又快走几步,站在崔馀面前。
他转头对崔馀说:“你先进去吧。”
崔馀没走,她站在门口,又往前一步,和崔见阳站在一起。
崔见阳没有办法,只能微微张开双臂,看着站在最前面的人。
这男人崔见阳认得,就住在这条街上,没事就爱喝酒,整天醉醺醺的,又爱发脾气骂人,一喝醉了,就在路上发酒疯。
崔见阳便问:“老李,这是怎麽了?”
“你说你,老崔啊,咱们年龄差不多,我大你几岁,不得不说你了,你这人,不地道啊。”
崔见阳只能微笑着,他看着老李:“怎麽了这是?出什麽事了?”
“咱们是清城本地人,可不待仗着这个,欺负人家外地人的。”老李这麽一说,站在门口等着看热闹的人,都纷纷赞同起来。
“是,就是这个理,不待欺负人家外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