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 第22章 武德充沛(第3页)

第22章 武德充沛(第3页)

于谦见状,又伸手将人拖回来:“好了,你过来,我把每一步要你做什么,都告诉你。”

于谦蘸了酒水,在面前桌案上写了几行字。

邓剡越看越是错愕,刚想问这能行吗,一抬头,却正好对上了他的视线。

于谦是一个精神内核稳定,情绪力量极强的人。

他的眼眸十分优美,锐利而沉稳,如同天崩地裂下犹巍然屹立的亘古青山,让心存犹疑的人一看,便瞬间感到有了主心骨。

也不知道为什么,邓剡忽然就相信了他,觉得这些事一定可以完成:“好,你放心,等我消息便是。”

于谦淡笑,拂袖抹去了字迹。

“跟你一起谋事,早晚要折寿”,邓剡嘀咕着,坐到旁边,接连喝了几杯酒压惊。

忽听有人轻咳一声:

“老师,你尚在病中,这般喝法不好吧。”

一只手从旁边伸过来,直接按住了酒杯,不让他再喝。

于谦回头看去,见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锦衣貂裘,剑眉入鬓,清清爽爽立在宴会红烛边,神情一派英气勃发。

这就是张珪了。

邓剡见到弟子,先是神色一喜,而后又脸一黑:“你怎么不告诉我,你就是张珪,张弘范的儿子?”

谁知,张珪看起来比他还要惊讶:“老师居然不知道我的身份吗?”

小少年顿时眉头紧锁:“我不是故意欺瞒老师的,我分明跟您说过我姓张,又能在军营里自由出入……”

这样一来,他的身份不是呼之欲出了么!

邓剡却一脸坦荡地说:“天下张姓之人何其多?便是你元营中的将领,也有好几个姓张的呢,我如何能确定你父亲是谁?”

张珪:噫,不愧是他的老师。

乍一听,质疑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忽然,他心中涌现出了一个无比惊喜的想法:“所以,老师之所以同意收下我,其实并不是因为我父亲位高权重,而是因为我这个人!”

邓剡点了点头,理所当然地说:“正是如此。”

张珪:!

他看起来简直一派欢欣鼓舞:“那我会努力证明老师很有眼光!”

邓剡拍拍他的肩,满是欣慰:“你有这份心就好。”

张珪表面矜持点头。

下一刻,趁人不注意,悄然背过身去,暗自狂笑不已。

一旁的于谦:“……”

绝了,这两人实属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师门)。

憨得如出一辙。

他暂时不愿和张珪打交道。

尽管从历史上来看,张珪这个人的品行相当不错,可谓是元朝百年间,屈指可数的几个真正高洁君子之一,最大的缺憾可能就是有一个张弘范这样的爹。

邓剡将他教导得很好,授尽平生所学。

未来,张珪将作为大元宰相,讲经筵,行汉法,变儒治,平定叛乱,拥立新君,是文武兼备的一代名相。

他拔擢了不少汉官,也减免了众多的汉人劳役和赋税。

在自己身居高位之后,依然选择了汉法改革,向既定利益阶层斩首挥刀,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

然而,张珪未来再出众,毕竟还是靠其父的余荫入仕。

于谦不愿接触一个杀人灭国凶手的儿子,尤其是张珪他爹张弘范,如今还在威逼诱降他的先生,无所不用其极。

他悄然转身离去,过了一会,张珪发现他不见了,就问自己的老师:“方才那人是谁啊,单看气质,都快比得上我了。”

邓剡:“……”

倒也不必每次都顺带夸一嘴自己。

他告诉张珪:“那是文山的一个晚辈。”

张珪又问:“他看起来跟老师颇为熟稔的样子,那他的立场是?”

是可以为大元所用呢,还是像他的老师一样,虽然坚决不入仕为官,但也不避讳和元人接触呢。

邓剡:“他的立场就是文山这个人。”

张珪瞬间心领神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