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太子选妃杳杳。。。在胡说些什麽(万……
皇宫坤宁宫
皇後满意抚了抚发鬓,才微微扭头朝巧玉吩咐道:“你去东宫走一趟,请太子下了朝後过来一趟。”
永平帝倚重太子,朝中大半事务皆交由太子处置,若非初一十五,太子并不每日都来坤宁宫请安。
巧玉闻言立即躬身退出坤宁宫,转头朝东宫而去。
与此同时,皇後的奶嬷嬷郑嬷嬷亲自捧了茶盏上前笑道:“老奴瞧着,娘娘今儿个心情不错。”
闻言,皇後唇边笑意愈发明显,伸手将郑嬷嬷手中茶盏接过,先漱了口,又从一旁伺候的宫女手中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才抿唇笑道:“明安这孩子大了,也是时候成家了。”
郑嬷嬷是她的奶嬷嬷,与她情同母女,二人之间自然是没甚不能说的,因此她也并不瞒着郑嬷嬷。
乍一听此话,郑嬷嬷先是一怔,随後喜上眉梢道:“娘娘此话当真?”
要知道她们太子殿下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每每一提这正妃的事儿,就三缄其口,娘娘哪次不是铩羽而归,如今看来,这事儿是要成了?
“本宫何时骗过你?”皇後莞尔,心下虽是高兴,却也小心叮嘱道:“此事尚未有定论,切莫出去胡说。”
郑嬷嬷哪儿有不同意的,欢欢喜喜地哎了一声,才躬身将铜盆帕子等物件儿端了出去。
用过早膳,皇後便命人将这朝中年纪合适的女郎名单拿来翻看,又过了半晌,才终于听见外间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便是巧玉小心进来通禀道:“娘娘,殿下来了。”
话音未落,便见太子转过屏风,优雅踱步至皇後面前,依着规矩行了礼,温雅道:“母後。”
“明安。”皇後擡眸一笑,随手将名单放下,起身至太子身边嘘寒问暖一番。
见状,太子牵起唇角,微微笑道:“母後唤儿臣前来,可是有事?”
这一问倒是叫皇後想起正事来,思及昨日永平帝笃定的神色,不由得试探道:“明安。。。可是有了心仪的女郎?”
似是不曾料到皇後竟会问起此事,太子神色一顿,才回眸道:“母後问这作甚?”
皇後默然,她惯来了解太子,既是没有一口否决,那便是有了,随即愈发温声道:“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如今在政事上得你父皇称赞有加,可这终身大事,迟迟未有着落。”
听闻皇後此话,太子眸中光华流转,微微勾了勾唇,意味不明道:“但凭母後安排。”
太子既然已经同意,皇後便做主将柔妃与张昭仪都请到了坤宁宫,至于文贵妃,虽然楚王痴傻,可明面上也不好厚此薄彼,也就一并请了过来。
而另一边,容昭亲自跟着御前的太监总管康禄往崔府去。
依着太後的意思,本是打算将赐婚懿旨由慈宁宫直接送去崔家,可容昭心中总膈应着昨日的事,这才特意央了太後,亲自去御前讨了这道永平帝亲书的圣旨来。
途中,康禄心中也是屡屡叹气,这容昭郡主真是被娇惯得不知天高地厚,这传旨赐婚的事儿,她作为女方,怎好亲自去夫家?
可容昭郡主向来得太後恩宠,又有圣上在背後为她撑腰,自己区区一个掌印太监,也不好说什麽。
只是容昭到底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终归忍不住提点了两句道:“郡主此行,可是有何要事?”
见容昭目光望来,康禄又斟酌着道:“依着咱们大祈的规矩,惯来是没有女方上男方的道理。”
话音甫落,便见容昭眸光泛冷,轻轻勾起唇笑道:“康大监想说什麽,本郡主心中知道,只是我身为大祈郡主,能纡尊降贵亲上崔家,如此恩典,他们当感念在心才是。”
闻言,康禄便知她什麽话也听不进去,自己乖乖闭上嘴,省的惹上麻烦。
不多时,赐婚的仪仗便到了崔家门口。
崔府衆人早在仪仗从宫门出发时便已然收到消息,由崔慎领了崔家衆人,早早摆上香案,齐齐跪在院中。
康禄目光从崔家等人身上扫过,才不慌不忙展开圣旨,尖着嗓子念道:“崔家之子崔砚,才德兼备,容昭郡主温婉贤淑,。。。,择良辰完婚,钦此。”
说完,t才满脸笑意地双手将圣旨递给崔慎道:“老奴便先恭喜崔老,恭喜崔郎君了。”
另一边,容昭郡主自打见到崔砚的那一刻,目光便牢牢黏在崔砚身上,再未挪动半分。
见状,崔慎恭敬将圣旨接过,吩咐下人捧去祠堂放好,才回首对容昭笑道:“郡主光临,实是崔家之幸,季玄,你便带着郡主在院子里多转转吧。”
“是,祖父。”崔砚目不斜视,依旧垂着眸子轻声应了。
见状,容昭郡主眸中眷恋更深,她真是爱极了他这副清冷矜贵的样子。
不远处,崔夫人眸中隐下一丝担忧,面上极快挂上笑意上前两步至容昭面前道:“郡主今日倒是来得巧,前些日子我刚得了两盆牡丹,恰恰便在今晨开了,可要季玄带您去瞧瞧?”
闻言,容昭虽是不喜崔夫人,眸中却也带上两分雀跃,颇为期待地望向崔砚。
崔砚并不看她,只垂了眸子克制道:“郡主请。”
他反应冷淡,容昭却也不在乎,由崔夫人领着,二人往後花园而去。
待人走後,崔慎才笑着对康禄道:“大监一路辛苦,还请进去喝盏茶稍作歇息。”
康禄一笑,连忙婉拒道:“喝茶却是不必了,太後与圣上还在宫中等着咱家回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