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重要的朋友
老板没承认也没否认,问:“那里的人现在多吗?”
寇雁西不知道女老板为什麽这麽问,难道里面的人还会消失?但还是说道:“很多。”
老板又问:“那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吗?”
寇雁西又点点头。
女老板叹息:“看来他们这群人都是没救了。”
寇雁西反问:“他们带着笑就没有救是什麽意思?”
老板面带愁容的说:“那些笑着的人都会成为长在木头上的笑脸。”
蓝夜和宋大叔静静的坐在客栈门口,看着整个九里镇街道旁,树上的灯笼逐渐的明亮起来。
一盏两盏三盏……像是接收到了某个信息,一下子全都亮了起来,街道两旁的门也吱呀一声打开,人们陆续从房间里面走出来。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而寇雁西此时也再次进入了夜晚的九里镇。
蓝夜看着寇雁西吃惊的:“你怎麽又来了?你怎麽没有离开九里镇,你不是要带着蔡玄离开的吗?”
听着蓝夜一连串的质问,寇雁西冷着一张脸:“自然来消灭你你这个妖孽。”对于昨天蓝夜推他一把的事,他还记着呢。
蓝夜噗嗤一声笑了:“那你可是要下一点功夫才能消灭掉我。”
寇雁西也不和他犟嘴,看了坐着的糖葫芦大叔问:“你怎麽和他在一起?”
“整个九里镇,就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了。”蓝夜着重的在“人”字上面下了重音。
寇雁西问:“那他什麽情况?”蓝夜将宋大叔的一些情况讲给了寇雁西听。
寇雁西瞟了一眼蓝夜:“你呢?你不是还有你的小师弟挂念吗?”
蓝夜说道:“我确实是挂念着我师父师娘和小师弟,但是我心里更清楚那些不过都是幻觉,我如果沉迷于一时还可以,如果一直都沉迷于自于想象。”说到这里,蓝夜背一挺,觉得屁股有点疼:“我可能会被我师傅从地府拉出来暴揍一顿。”
寇雁西看着人流攒动的街道说出了这麽一句话:“他们会到地府吗?”
宋大叔这时候开口对着寇雁西说:“你好不容易出去了,又回来做什麽?怎麽跟这个小子一样傻。”说完还指了指蓝夜。
“我朋友在这里,我自然不能不管不顾,一个人离开。”寇雁西没点名道姓,但是非常明显,说的这个朋友自然也知道是谁。
蓝夜摸了摸自己的胸膛,感动道:“哎呀,我真的是太感动了,有你这样的朋友真是三生有幸。”
宋大叔站起身子扛着自己的糖葫芦架,羡慕道:“有个朋友惦记真是不错,好了,我也该去做我的事了。有事做总比一直都清醒着,无所事事来的时间快。”
寇雁西叫住他:“大叔还是先不要走了。我今天来是来了结这件事情的。”
大叔停下脚步:“什麽意思?你有什麽解决的办法。”
蓝夜也好奇的看着寇雁西,寇雁西说道:“我找到了那只在九里镇的女妖。问了一些事情。”
蓝夜道:“这麽巧,我也有发现,这里面有一只妖。”
大叔惊恐的看看四周,朝着蓝夜靠近了一些:“这里面有妖吗?”
寇雁西也很好奇,问蓝夜:“你怎麽发现的?你又有什麽发现?”
蓝夜指着街道两旁:“你发现了吗?整个街道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一棵树。我之前并没有发现这棵树有什麽特别,只是觉得这街道的树有些多,每棵树上都挂着灯笼,昨天我和那妖还对上了,当时差点没分清他到底是妖还是阿飘。
他身上鬼气也很重。後来在打斗中我发现……”蓝夜看了看地上的火堆,继续说:“那些树上都有人脸,笑着的人脸。”
寇雁西此时说道:“正巧那个女妖也告诉我这里面的那只妖是什麽。”
蓝夜和寇雁西异口同声的说道:“千面树妖。”
传说中的千面树妖,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树上挂着千个面孔,树上的那些人脸面孔,全都是死去的人,全都是他收集的人的笑容面孔。
寇雁西没想到蓝夜自己也查了出来,“看来我如果不进来,你也打算对这个千面树妖下手。”
蓝夜惆怅道:“我确实想对千面树妖下手,但是我找不到他本体,我就算是把整条街的这些树全都烧毁掉,只要那颗本体在,他就会生生不息。”
蓝夜想到了那个被诅咒的村落对付树精的情况,也是极其难杀死,树的生命力太强了。
蓝夜又道:“面对那些人脸呢,说实话我还真下不了手。”
寇雁西没看到过那些人脸,不过想想也挺渗人:“走吧,我们去找一找这千面树妖到底藏在哪里。”
蓝夜有些不想动弹:“我都找了一圈了,没看见。不如,你试试你的寻踪术?就那次在古村那样?”
寇雁西便二话不说,擡手就在身前画了起来,蓝夜能感觉虽然还是寻找东西,这次的阵法和上次不一样,这次的阵法多了了什麽东西,阵型成型,就听到寇雁西低声道:“天罡北斗阵。”
接着那阵型就从半空缓缓下降,直至地面,阵法迅速融入地下扩散开。
蓝夜张大嘴巴,惊叹之情溢于言表“天罡北斗阵”是集合战斗和防御一体的,同时它也具有寻找特定目标的功能。
蓝夜敢说,就现在这个年头,能画着这个阵法人,像寇雁西这麽年轻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寇雁西的阵法术提升的太快了,能够一隅三反,比如那个传送阵法,寇雁西从无到会,从随机传送到能定点传送,不久的将来,距离一定会越来越远,地点也会越来越精准。
蓝夜很肯定之前寇雁西对天罡北斗阵掌控没有现在好,要不然,之前对付树精早就用这个阵法了。
就是不知道寇家长辈会不会开心寇雁西竟然阵法如此精通,寇家是以驱魔名声在外的,好在,寇雁西驱魔本事也不弱。
寇雁西转过身子,勾了勾唇角:“原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