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礼部提议,就多少有些心动。
偏偏这时候,这道报丧的折子送过来。
这不是直接抽皇帝脸吗?
这次的事情,赶在风口浪尖上了。
皇帝有意彻查江南西道。将事情彻底查清楚。
看向满朝文武。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应做特使。
都知道这次事情不好干,还容易得罪人。
最主要的是可能会丢掉性命。
江南官员势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堂上的人多少都有些千丝万缕的牵连。
这种要命,还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都不想接。
皇帝坐在宝座上,看着满堂成了哑巴的朝臣。
一时间心里百感交集。
最后还是大皇子厉承站出来。他心疼流离失所的百姓。
主动揽下这次麻烦。
只求皇帝尽快安排赈灾粮款,他即刻启程下江南救人。
他早到一日,就少死一些人。
长孙闻在朝堂上没有拦住。下来觐见大皇子。
淳淳规劝,就想让他将事情推出去。
大皇子厉承坚持,天下百姓已经够苦,
如果在没有人给他们主持正义。他这皇子不当也罢。
长孙闻是欣慰骄傲,又心疼厉承。
他这么好的孩子,怎么会受如此待遇。
厉承反而不在意。他飞快的收拾行装。
催促户部拨款拨粮食,带上工部和吏部的人,匆匆离了洛阳。
皇后娘娘担心他的安全,求了皇上,派了禁卫军随行。
长孙闻又私下安排不少好手给厉承,
除了护卫,还有武功高强的江湖人,
擅长计算,擅长医治,擅长计谋。
总之,像每一个担心孩子远行的家长。
将所有能想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想到了。
还派了专业的能人。
比那个亲爹,皇帝想的都周到。
于是,准备周全的厉承出发了。
一路上传递回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
厉承仁善,手段高超。加上有各种能人异士的帮忙。
这次救灾简直无比顺利。
等到了受灾的洪州,厉承搭建临时居所,安置流民,
积极寻找丢失的人员,尽快安葬死者。
同时查察吏治,揪出一串贪污腐败的蛀虫。
这次巡查可谓是做的漂亮。
皇帝看着江南道上来歌功颂德的奏折,心情大悦。
经过两个月的查察,厉承终于要回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