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店装修期间,周围店铺的老板也过来打个招呼认识认识。
听到装修周期要3个月,卖的还是什麽独立设计师的衣服。
旁边卖煎饼果子的大姐立刻就笑了。
“妹啊,在咱们这条街卖这麽贵的衣服不好使啊。你看看前面几家生意好的,哪家不是卖从批发市场进的货。
便宜啊!你在这儿卖这麽贵的衣服,目标群体也不对呀。
这一个月的租金也不菲,除非你不挣钱家里有矿,不然姐劝你还是卖便宜衣服或者转个行当。”
说一次两次沈听绵也只笑笑。
没想到这大姐看她和巫笑年轻,又听说是京川大学的在校学生。
“你们不能这样造呀,爸妈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麽开店肯定要亏本。
要是我闺女这麽花钱开店,我肯定一口老血都要气出来。你们啊,趁着还没有开店,赶紧别开了,损失还会小一点。”
沈听绵听烦了。
她会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
“大姐,这钱不是我爸妈给的,你放心。”
大姐疑惑地看了她一眼。
“你还有其他门路?”
“这个您就别管了。反正这个服装店我是开定了。您要是没什麽事儿,要不先回去。”
“你们啊,就是太年轻,肯定要亏钱的。还不听劝。哼走着瞧吧,看你们能够撑到几个月。”
沈听绵这段时间,听这个已经听烦了。
不就是因为她年轻还是个学生。
任何大爷大妈都感觉有资本来教育两句。
她说她有承担任何後果的能力。
别人都不相信她,还觉得她就是会把父母的养老钱给耗干净。
这在质疑和猜忌声中,服装店先于中医理疗馆开业了。
杜若首当其冲定制了12个超级漂亮的花篮放在了门口。
杜若还捐赠了一卡车全新,吊牌还在的衣服,全部给沈听绵,让她自己标价自己售卖。
开店第一天,隔壁的煎饼大姐就在门口。
看着花团锦簇的开业花篮。
“这些花真是浪费钱了,还不如把买花的钱给我,我给多做几个煎饼留着开不下去的时候吃。”
她老公正专心做着手里的饼子。
“得了,小姑娘们好不容易开个店,就别说风凉话了。一会儿开业了,中午你送两个煎饼过去,我们好歹也是邻居。”
“凭什麽我们要送煎饼给她们?他们怎麽不送我两件儿衣服。
再说了,这算哪门子的邻居,顶多就是过客。你不信走着瞧,顶死了一个季度。”
看着自家老公欲言又止的样子。
“老胡,你不会是看人小姑娘年轻就起些什麽乱七八糟的心思吧。你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
沈听绵在装修完,然後检查验收没问题哦,就开始着手布置店内的陈列,还专门上了几堂实体店的陈列课。
最後按照不同设计师,还有不同搭配把整个服装店布置好了。
店员她也提前让吴笑招聘了。
店长是要有服装行业的经验。
其他的店员优先考虑京川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可以兼职,甚至考虑着大家要上课,每天只要兼职满多少个小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