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和松子都在听动静,这下都急了:“殿下,您是又起烧了吗?”
“孤没起烧!孤没事!”
对啊,他没病干什么想这种找死的事儿?即使他真成皇帝了,但他还是他,除了身份改变,有啥不同吗?公羊儒的观点,皇帝也是一种爵,原本这种想法还让英王害怕,现在他却越来越能接受了。
别把自己看太重,负担反而轻松了。
甚至,当个傀儡皇帝也挺好的,皇帝能享受的一切,他也都能享受,还轻轻松松不用工作。“操纵”他的,也都是母妃的娘家人,多快活。
英王睡着了,睡梦中他成了一个外戚专政的昏君,那生活简直是太快活了。
“嘿嘿!嘿嘿嘿!”
防着他今晚上再起烧的栗子和松子都没睡,结果就听见英王又憨又傻的笑声。俩太监彼此对视,都在自家主子的笑声中搓了搓胳膊,实在是瘆得慌……
小月亮的领兵人数超过万人了,颛孙恬义……他从一个本该挥斥方遒的统帅,变成了高级后勤官员。若是别人,颛孙恬义即便能白拿军功,也是不会乐意这样的,但被他照顾的是越熙,这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即便越熙日后和大郎合离,他也会是他们家的义子,这是逃不脱的。他是自己人中的自己人,比颛孙恬义的庶子都要亲近。庶子们以后很可能分家,越熙是要留在家里的。
于是,越熙算是得到了一个非常简化版本的支持(颛孙恬义:真抱歉啊,我是简化的),他获得了最大的自由空间,他能在几乎所有己方的城市得到修整,获得物资与人员的补给,得到当地详细的情报。
虽然官职依旧是个校尉,但能让士兵听话的将军,永远是最能杀人的将军。假如这个将军麾下的伤亡还总是低于其他将军,这简直是所有士兵的心之所向。
面对着战绩与军心,将官们当然也只能选择听从命令。谁都不想志得意满地出征,却来个坠马而亡的结果。
面对着西南的战绩,现在不开心的,除了太子一党,就剩下东部的朝廷水师了。
大楚的水师不弱,否则现在就不只是西南出问题了。最近随着西南战局的快速推进,催促他们尽快出兵的消息,也送到了水师提督们的手上。
不是他们不想出兵,实在是西南战局越顺利,他们这边的敌人也就越多。最近东边倒是平静了,因为即将进入冬季,罗刹国那边港口封冻,他们过不来了。可东南的敌人却越来越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各国的水师。
大楚太富裕了,大部分倭寇都有各国的贵族,甚至王室在背后支持。这些人所在的国家,对于这场战争,都怀着拖的想法。因为大楚在打的,是一场自己国土内的剿匪战,大楚的朝廷没有收益,只有支出,这种战争极可能拖垮一个国家。
这些异国的权贵们甚至不需要拖垮,只需要拖到大楚朝廷失去耐心就够了。毕竟,在这场战争开打之前,大楚朝堂上就已经有封海与禁海的声音了。
谁都没想到,西南战局一边倒,且快速到这个地步。
倭寇们的想法发生了分歧,一些人在快速运回常年积累的财富。还有一些人并不甘心就这样被赶出大楚,开始运送更多的士兵与武器。那些势力堪比小国君主的大海寇,已经开始了集结,他们有两个选择——攻打一个小国,换皮成小国王室。或者,和大楚的水师拼了。
选择拼了的……占多数。
正常人看着很蠢,然而,对倭寇以及他们背后的人来说,一旦掀翻大楚水师,他们就可以轻松放弃西南,去东南,去东边,甚至更北一些,说不定有机会进入中原劫掠。甚至撕裂这个富裕庞大的大楚,不要太多,只那么一两块土地就好,来个以夷吞夏。
从此之后,他们就不再是只能卑躬屈膝的藩属了。
【宿主,天道哭唧唧地来了,然后又走了。】
【知道了。】敖昱也从英王那里拿到了最新的邸报,多天道的世界里,不同天道注视下的文明,都有着远超正常的野心。
瑞王在早朝上,自请前往西南督造战船,户部拨银,向西南诸国购买巨木。
大楚用来造船的最好木料是红木,但大楚国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造房子、造家具,也造船,年头久的红木近乎绝迹,倒是西南许多小国巨木不少。最近这些年,多有大楚商人到外国买木料。
都知道缺船,缺人,但这个时候跑到西南造船,是不是“有点”迟了?
皇太子直接嘲笑瑞王:“临旱掘井,何其愚也!”
可元烈帝看着瑞王,却道:“准奏。”
同时元烈帝私下里将瑞王宣召进了宫:“‘那个’让你去的?”
“是。”
“知道是去做什么的吗?”
“一,正经造船;二,分化西南诸国、贵族;三,若有需要,以瑞王之身上阵。”
“嗯。”元烈帝点了点头,“朕给你两份手诏,允你在特殊的时候拿出来,便宜行事。”
“是,儿臣必不负皇恩!另外……”
“嗯?”
“儿臣想在西南倒腾点买卖,以补贴造船之用。”说这话的时候,瑞王心里有点慌。
“哈哈哈,你倒是实诚。”元烈帝却没在意,西南虽战乱,却依旧是富裕之地,瑞王过去了刮刮地皮是理所应当的,“去后头跟你母亲、弟弟道个别吧。”
“是,谢父皇。”
长春宫贵妃已经知道了前朝的事情,七皇子见哥哥来了,一脸憧憬快活地绕着瑞王转了半天。
“七弟,哥哥走了,母妃就得靠你保护了。”
刚还跳脱活泼的七皇子站住了,绷紧了嘴唇:“四哥……你要好好回来。”
他也不是那么没心没肺的,这四年虽然被贵妃和哥哥保护得很好,但该明白的也没瞒着他。他就是觉得,闹闹腾腾的,家里人没那么难过。
“会的。你先下去吧。我和母妃有些话要说。”
“嗯。”
七皇子刚走,贵妃就哭出来了:“宵儿,你可别做傻事。”
他若死在西南,那可是真成了贵妃与七皇子的保命符。元烈帝会感念这个儿子,必定将他拿出来做典型。后头不管谁斗赢了,都会给贵妃和七皇子一份体面。且七皇子是最小的一个,即便他长成时元烈帝还在,前头几个哥哥也会一直按着他。反过来,他若超然不争,那几个哥哥也都会亲近他。
这才是让贵妃和七皇子立于不败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