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八十六章匈奴相邀,策反公主……
文景帝宣布完将萧祁泠调往江州救灾的消息後,又命六部全力配合江州之事,而後着人宣布退朝。
他离开後,萧祁浚来到萧祁泠身边,忽然感慨道:“江州路遥,皇兄这一去也不知何时能归来,不知皇兄打算何日离京,臣弟也好出城相送一番。”
萧祁泯这段日子本就窝了一肚子的火,即使萧祁泠去江州是他所愿,他也不乐意让萧祁浚高兴:“萧祁浚你假惺惺的说什麽呢?大哥是为何会被派去江州,你我心知肚明,你以为你那点小伎俩无人知晓吗?”
“哦?本王做什麽了?父皇金口玉言派遣大皇兄去赈灾,三皇兄若是觉得不妥,可以自请代替大皇兄啊。”
萧祁浚笑了声,眼中带着一丝挑衅,转向萧祁泠:“皇兄怎的一句话也不说?”
然而萧祁泠没有搭理他,却看向了下首未散去的朝臣,问:“水患冲撞田地房屋,当务之急是为百姓解决生计,钱侍郎,不知赈灾之物是否已经备齐全了?”
户部尚书之位空悬,如今户部由钱侍郎做主,他沉吟着道:“如今国库充裕,江州所需赈灾银两臣立刻便能调集拨出,可赈灾之物的粮草药物及帐篷等需从各个粮仓丶集市调集,沿途各州皆可调取。”
萧祁泠问:“需要几日?”
钱侍郎思忖片刻後,回答:“至少需要五日。”
如今江州水患刻不容缓,钱侍郎不敢有所保留,已经是他能调度的最快速度了。
萧祁泠点了点头,又问:“百姓的温饱可保证了,那水坝呢,严大人?”
工部尚书站出来,躬身道:“臣在。”
萧祁泠问:“工部之前可有起草过应对江州汛期的措施?”
工部尚书答道:“回殿下,江州水坝一向皆是由户部直接拨款重建,水利之事并未由工部插手。”
萧祁泠皱起眉。
工部尚书说出这番话也十分惭愧。江州同其他各州不同,朝中一向对江州所需有求必应。
江州谭家为文景帝的外家,当年文景帝能控制京城,主要借用的还是谭家的兵力。谭家一向驻守南境,兵力不能同北境相比,但要镇压京城及周边各州军却是绰绰有馀。
当年文景帝上位後,便给谭家封了个定安侯,由静安太後的兄长受袭侯位。本以为谭家自此扶摇直上,却没想到定安侯主动请缨上交兵权,自请离京。
文景帝利用谭家向武宣帝留下的武将放出信号,这才逐步收拢了兵权丶坐稳皇位。
因此,饶是江州年年水患需要朝中拨下大量赈灾款项,朝中也无人提出过异议。最开始时有过一些,却皆被文景帝压了下去,久而久之,群臣也就默认了江州的特殊。
工部想要插手江州着修大坝,就更天方夜谭了。
“你且去清点工部擅水利之人,本王会去回禀父皇。”
工部尚书躬身:“是,臣立刻去办。”
相比较留于京城还要说风凉话的宸王,宁王此举揽获了不少朝臣的赞许,但赞许之下,更多的是惋惜。
宁王这时候自请离京,加上来回路程少说也得一月,今年真正的汛期又还未到来,想必立秋之前,宁王都无法归京了。
文景帝的身体状况又每况愈下,正是各皇子接受朝政的好时机,宁王这一去,怕是彻底失去了皇位的一争之力。
萧祁泠没有管朝臣们异样的目光,事无巨细的安排下去後,对着朝臣们微微颔首,大步走出金銮殿。
下朝後,萧祁泠带着郁南卿拜访了卫府,卫云翰和卫云迁刚入朝事务繁忙,还未归来,卫阁老像是料到萧祁泠会过府,早早备下茶点。
三人促膝长谈,院外一树玉兰,缓缓绽开。
三个时辰後,萧祁泠和郁南卿起身告辞,离去时,萧祁泠探手于枝头,折了一枝花下来,洁白的花瓣上,沾着夜半的露珠。
身後传来卫阁老的声音:“明止——”
郁南卿察觉到身侧的脚步停了下来,萧祁泠回身:“老师可还有其他吩咐?”
卫阁老花白的胡须被风扬起,眉目间凝着忧虑,他喉头动了动,似有千言。
最後皆化作一句:“老臣在京城恭候殿下归来,愿殿下此行一去万事顺遂,心想事成。”
萧祁泠俯身沉重一礼:“老师珍重。”
而後,她揽过郁南卿的腰,掠上墙头,身影如惊鸿而过,莫入深沉的夜色中,消失不见。
次日清早,曙色苍茫。
萧祁泠带领一干赈灾官员前赴江州,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没有提前在官驿处停下,一行人直到深夜,才在乡间就地扎营。
篝火燃起,萧祁泠见郁南卿皱眉咬着冷硬的干饼,皱眉将饼子拿过来,在篝火上烤热,才又递回给郁南卿:“明日走官道,我着人去买些好克化的吃食,今夜你且将就些。”
郁南卿接过,干巴巴的咬口,摇头:“不用麻烦了,我哪有这麽娇贵?”
她只是赶了一天的路,脾胃被马车颠簸得不大舒服,并不是因为这些干饼。真论起来,前世乱世之中,比这更难下咽的食物她都吃过不少,这算得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