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二十四章“比不过的话,以後别找殿……
短暂的沉默。
郁南卿近身:“殿下,可以吗?”
萧祁泠唇的弧度压着,说话声音很淡:“真想试?”
她没有质问郁南卿一个闺阁女子为何会有跟男子争才学的底气,也没有责备郁南卿的这个行为会引来帝王的猜忌。
只是问她,想不想。
六部官员各自带着亲眷落座各位皇子身後,六部以外的官员也陆续择取另外几名皇子入阵营,宁王殿下这儿可以称得上是冷清了。
不管其他人是如何看待的,郁南卿心里清楚,萧祁泠本不想在这场春搜中出风头,无论是文试还是武试。
她方才尽想着萧祁泠这儿缺少文人丶想着不能让国公府占了便宜,却没想过可能会给萧祁泠增添的麻烦。
郁南卿渐渐冷静下来,声音越来越低:“是我考虑不周了。”
郁南卿半垂着眼,像一只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冒头又躲回去的小狐狸,耳朵耷拉下来,说不出的委屈。
萧祁泠微不可察的用舌尖压了一下齿关。
据她所知,郁南博参加过乡试,又跟着萧祁浚在上书房当了多年的伴读,才学并不低。她这位王妃敢提这种请求,应当也不是一时逞能。
郁国公究竟对他这个女儿究竟了解多少?
萧祁泠偏过头,吩咐宫女:“去领套笔墨来。”
郁南卿猛地擡起头,语气隐隐激动:“殿下这是允了?”
萧祁泠轻轻笑了声,将她脑袋上甩出一截的凤钗往里推了推:“比不过的话,以後别找殿下下棋。”
郁南卿长长的‘啊’了声,商量道:“那殿下也没人陪着解闷了。”
萧祁泠笑:“本王不需要傻子陪着解闷。”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诸位皇子已经将参与春琼宴文试的名单统计好上交,每位参赛之人皆以编号代表姓名,先由阁老们批阅择出前十,再由文景帝决定最终名序。
除去郁南卿外,也有不少小姐参与其中,她们对于科举的策论无从下手,但写几句春景就能在衆皇子面前露个脸,她们也乐于此事。
最受瞩目的当然是宸王,宸王择选的礼部官员于才学上,或许没有吏部和户部那麽出挑,但礼部负责科举一事,对于文景帝在文章上的喜好最为清楚。礼部官员的子孙在科举上,向来也是六部中中进士最多的。
几位皇子身後已经重新摆满了案桌和笔墨纸砚,各方文人落座其间,挽起飘扬的广袖,侧目研磨构思,无声的硝烟在场中弥漫。大臣们则是坐于文景帝下首,目光注视在他们的身上,等一个结果。
铜钟敲响时,不少人已先行落笔,郁南博就坐在萧祁浚的身後,先环顾了一圈周遭之景,不慌不忙,显得胸有成竹。
贵妃适时给文景帝添了茶,细声软语的指了下萧祁浚的方向:“陛下,郁二郎这性子如今是越发稳重了,还记得他头一回被领到宫中,同浚儿一块差点冲撞了您呢。”
文景帝想起十年前的往事,不由也露出笑意:“是啊,这孩子一直对宸王忠心耿耿,如今做事确实沉稳不少,是个好孩子。”
郁南博生的一副清秀儒雅的好相貌,如今放在一群文人堆里也极为出挑,白色发带随风飘在半空,不疾不徐。尤其当周边的公子哥已经差伺候的宫人换了好几张写宣纸时,显得他更为从容镇定。
文景帝又点了户部尚书范知靖:“老七後头那个可是范家人?”
范知靖起身行礼:“回陛下,那是幼子范序临,今年十七,两年前已过了院试。”
文景帝颇具深意的点了点头:“范大人教子有方,这幺儿想来也是个可塑之才。”
范知靖大喜,忙又拜身谢恩。一场春琼宴,本就是转为权贵子弟所开的入朝捷径,文景帝点一圈重臣的家眷丶认一圈脸下来,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郁南卿为了避嫌,特意去到了工部衆人的後面,捡了个偏僻角落的案桌,正要挽袖研墨,却听到旁边传来一道奚落之声:“郁南卿,你连字都不认识几个,不会也要不自量力的学人家做文章吧?”
郁南卿一听就知道是郁南柔的声音,头也没偏。
郁南柔本只是路过奚落两句,见郁南卿不搭理自己後,强行将旁边空着的椅凳往郁南卿身边一踢,自个坐了过去:“我在同你说话。”
郁南卿嘴角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四妹妹可要一块参与文试?我可以让殿下也为你备一份笔墨。”
“我才不……”
郁南柔话说到一半,郁南卿像是突然反应过来,恍然大悟:“我差点忘了,四妹妹的文章按规矩应当归属于宸王殿下,不过已经有二哥哥为宸王效劳,四妹妹这笔墨嘛确实见拙了,也没必要写出来了。”
郁南柔被她一激,立刻入套,原本拒绝的话都吞了下去,眼神轻蔑的扫了扫郁南卿还空着的案桌,“你且等着,我就算再见拙,也一定写得比你好。”
郁南卿淡淡的‘噢’了句,语气十分欠揍:“是吗?”
“自然是真的。”郁南柔气得要死,提起裙摆大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