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暮色月光[二战] > 21 无可替代的灵魂Be向(第1页)

21 无可替代的灵魂Be向(第1页)

21无可替代的灵魂(Be向)

“人死後是否有灵魂存在?”

在X度上,是这样回答:目前尚无科学定论。

但倘若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会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告诉他:存在。

才能解释我为何会成为电影里的幽灵,静静地飘浮在苏珊的尸体旁,默默地看着衆人落泪。

他们之中,有的是为苏珊而哭,有的是为露缇娜而泣。

但现在,我是陆月,一只来自2023年的孤魂野鬼,正在竭力寻找回家的路。

可是,我依旧无法离开太远。有某种东西,犹如一根风筝线般,牢牢束缚了我的灵魂。

鲍里斯抱紧苏珊冰冷的尸体,泪水肆意流淌,嘴唇哆嗦着不停呼唤“露缇娜”,脸上写满绝望与痛苦。

而我却能平静地看着他,没有丝毫悲伤,亦不存在其他触动,只是格外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爱情,能让一个男人哭得肝肠寸断。

抱歉啊,尽管拥有全部的记忆,可我不再是露缇娜,只能像奇怪的第三者一样旁望,再也无法体会往昔的心动。

周围的人逐渐散去,独留一片阴沉,安静地守在苏珊尸体的旁边。

风悄然拂过,带来一丝清冷。男人的哭声渐渐低了下去,眼神呆滞,湛蓝的眸子不再拥有比拟天空的色彩。

我望着他,想要拥抱他,却径直穿过了他。

我在这里整整陪伴了他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塔蒂亚娜把人打晕,直接扛回了游击队。

当天晚上,少尉同志为苏珊举行了一场简易的葬礼,把尸体火化,只留下一盒骨灰。

熊熊燃烧的火焰,将少女的尸体撕咬成一捧黑灰,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所有的情绪都被压在了周遭的嘈杂声中。

鲍里斯清醒後,还在找寻苏珊的尸体。狠心的塔蒂亚娜只留下半盒骨灰,完完全全抹除了“露缇娜”存在的证明。

他曾多次向衆人解释露缇娜与苏珊并非同一人,可没人相信,像是冷漠的看客,任由绝望将他啃噬入腹。

·

1944年2月12日,卢加解放,26岁的鲍里斯活过了历史既定的死亡。

他独自站在废墟之上,眺望远方逐渐升起的朝阳,在一片温暖里感受不到丝毫喜悦。

2月15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撤销沃尔霍夫方面军,所属部队转隶于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

而鲍里斯也顺势申请前线作战任务,与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同志继续追击德军,成功肃清了列宁格勒州全境和加里宁州部分领土上的敌人,为後续解放爱沙尼亚奠定基础。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入柏林。

5月7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6月,鲍里斯离开军队,驾驭着一辆马车,怀里抱着苏珊的骨灰,穿行在列宁格勒的街道上。

涅瓦河静静地流淌,夏宫的花园繁花似锦。彼得堡罗要塞旧照耸立,冬宫的辉煌亦如往昔。

战争过後,历史重书新章。伟大的列宁格勒就在脚下,人们步履匆匆,仿若诸般皆改,又诸般未变。

“露缇娜,你说过,在未来我们的第一次相见始于列宁格勒。”他沿着涅瓦河南岸踽踽独行,凝视着十二月党人广场上威严肃穆的青铜骑士像,口中喃喃低语,“现在,我来到了列宁格勒,而你又在哪里?”

“我就在你的身边。”

我说。

可我的每一句话,皆如风过,无人在意。

1945年夏天,鲍里斯正式在列宁格勒定居下来,长期租住于涅瓦大街附近的一间小屋内。

一个月後,他成为一家船舶制造厂的卡车司机,开始为庸碌的生活而努力。

1946年夏天,胜利後的日子同样难熬。29岁的鲍里斯,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业。

同年秋,他向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的历史系提出第二学历的学习申请,重新踏入校园。

彼时乌克兰饥荒蔓延,恐慌笼罩。为了生存下去,他省吃俭用,常常依靠郊外的野菜充饥。

四年来,除了上课和做兼职,他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前往图书馆寻找有关“时空穿越”的书籍,科学也好迷信也罢,都看得津津有味。

我有时也会依偎在他的怀里阅读,伴着落日的暖光,品读喜爱的科幻作品。

1950年夏天,33岁的鲍里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随後他决定留校,幸运地被分配在历史博物馆担任一名普通的管理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