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事不对,从根上就不对。就跟治病一样,当大夫的应该想着怎麽把病治好,而不是老想着压制克制,能吊着一口气不死就行了。
眼下看没问题,但时间长了是要出大问题的。那麽多皇子都圈在京城互相撕扯算计,等以後大清需要开疆拓土的时候,他们连擡头看都不敢了,还拓个屁。
章家世代为医,治一人为医,治天下也是如此。小老头早就看清了,如今不能登基的太子没问题,剑指皇位当仁不让的四贝勒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渐渐老去的皇上。
顺其自然,康熙把这四个字放在心尖来回来去的琢磨。好半晌才摆摆手让章程退下,又冲着一旁安静如鸡的梁九功:“去把老十叫进来。”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胤俄进来的时候碰上章程了,他不知道一个平安脉怎麽请了这麽久,自然越发悬心。
“起来吧,今儿让你等了这麽久,待烦了吧。”康熙随手指了指身侧的椅子,让胤俄坐过去。
椅子紧挨着暖榻,一坐下就跟歪在榻上的康熙更加亲近。胤俄有些不适应跟他亲阿玛这麽近,又不敢显露出来,只能紧绷着背脊面上又装出一副松弛随意的模样。
“儿子平时进宫就不多,难得有个机会跟皇阿玛一起在乾清宫里多待会儿,不烦。”
“假话。”
康熙看着跟前已经看不出半分青涩的儿子,才发现他一直觉得年纪小混不吝为人处世颇有几分皇家子不该有的义气的儿子,如今也是一个沉稳成熟的大人了。
“你府上如今,还是你跟博尔济吉特氏带着两个孩子过。”就不觉得年年月月对着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无趣?
“回皇阿玛的话,儿子跟福晋领着孩子过日子,挺好的。”康熙後半句话问出口,但胤俄也听懂了。不就是嫌自己後院没人,叫外人看了磕碜。
“好就行。”康熙一听胤俄这话就知道儿子是不乐意自己提这事了。
现在想想当年温僖贵妃病重时替老十求来的这桩婚事,康熙就忍不住想,要是她还活着,自己给自己求来这麽个儿媳妇,看她後悔不後悔。
“既然好,朕给你个差事。”
一听差事,胤俄下意识後脖颈子一凉,自从自己领了九门提督的差事,这几年别的事可都不沾了。现在突然说要给差事,肯定不是好事。
“弘皙和弘晋开府之後该成家了,太子在毓庆宫他们兄弟的婚事不宜张扬,以後府里後院的人也不能太复杂。
朕想赐婚却又怕挑选错了人,这麽多儿子里,只你跟博尔济吉特氏算得上鹣鲽情深,这两个小子的婚事便托付给你,你在宫外留心着,要是有好的回禀给朕,朕看过了再赐婚。”
本来是想要把婚事往後压几年,等胤礽去了两个孩子守完孝,太子的影响自然也就渐渐淡了。
可现在既然胤礽的身体有转机,康熙犹豫衡量再三,还是决定先顾着胤礽的性命。既然要顺其自然,那就试试吧。
“啊?啊。”胤俄第一反应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什麽叫因为自己跟禾嘉夫妻情深,就要自己去给两个侄儿挑选福晋。
怎麽?还得给弘皙和弘晋挑两个能携手一生的福晋出来呗。只有这样後院才简单了,他俩的後院简单了日子过得顺心了,您那在毓庆宫里的好儿子才能跟着高兴,是这个意思吧。
胤俄起身跪下,憋了半天憋不出谢恩的话。这民间还有老话说‘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自己得多不招您老人家待见,才把这差事给了我。
“去吧,朕也不催你,你也别着急,慢慢寻摸着便是。”
本来是要招胤俄来问一问年前京城戍卫的安排,这会儿也不问了。儿子嘛也不能得罪得太狠了,把这差事给了他,最近且得多给老十点儿好脸色。
还催,好好意思催。给注定登不上皇位的太子的儿子找福晋,这是什麽破事。要是皇上直接下圣旨倒还好了,挑了谁家谁家认命,现在还得挑个能跟侄儿恩爱的。
胤俄从乾清宫出来的时候都气笑了,站在宫门口擡头看看天再低头看看地,想起在乾清宫暖阁里康熙说的那些话,气得原地转了两圈。
老爷子这是真狠啊,知道自己跟老四的关系扯不断,就想了这麽个法子把弘皙和弘晋跟自己捆绑在一起。自己给侄儿挑的媳妇,以後两个侄儿府里的事,自己能不管吗?恐怕还得比现在管得更多。
至于太子那边,不是胤俄没一点兄弟情谊。看着康熙这一步一步走的,胤俄本能就觉得太子且还死不了!要不然老爷子不会这麽损。
天色渐晚,再生气也没一点办法。只能是赶紧回府跟福晋商量自己接下的烫手山芋怎麽办,正好跟这时候进宫来的四爷碰了个正着。
“四哥,怎麽这时候进宫了。”
“老七腿上的毛病又犯了,过年的家宴这会子就该定下来了,礼部那些老大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滑不留手谁敢这个时候迎上来触霉头。”
胤佑是亲自去了四贝勒府一趟,把过年时能进宫赴宴的宗亲官员单子给了四爷一份。有两个空出来的位置明显就是留给弘皙和弘晋的,这事胤佑去说不是不行,但他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了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