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温不语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
奶奶不喜欢她,爸爸不喜欢她,就连生下她的母亲也不喜欢她。
她刚出生时,由于呼吸道堵塞,被护士拍了半天都不会哭,一直安安静静的。
“不哭的孩子养不活。”
她那强势的奶奶哭着喊着就要把她从楼上扔下去,是妈妈拦住奶奶的。
正因为如此家人给她取名,“不语”。
或许是名字的原因,又或许是家人鲜少在她孩童时期和她讲话,温不语开窍得极晚,四岁後还不会说话。
因为不太会说话,又是不受待见的孩子,家里人常常忽视她,以至于她贪玩不小心碰到了滚烫的开水,手掌上留下了一个丑丑的疤痕,足足有半个掌心那麽大,却没有人发现。
後来,她的弟弟出生了,温不语在家里的存在感更低了,什麽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都是弟弟的,温不语什麽都没有,但她从来不觉得奇怪。
因为那些飞机模型玩具,她一点也不喜欢,即使是爸爸送给她,她也不要。
她和自己说,不是得不到,只是自己不想要。
起初家庭条件不好,妈妈还和爸爸商量着把她送给村里其他人做女儿。温不语见到了那个对她很好的阿姨,却拼命大哭,在艰难之中第一次学会了开口说话。
那句话是,“妈妈,不要。”
她6岁时,有一次因为和弟弟闹矛盾,被爸爸不由分说粗鲁地推开,小小的身子一下就撞在茶几柜上,额间碰出了很大一个口子,因为照顾不好,此後永远留下了疤痕。
後来外婆来江夏看望她,接她去北山住了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外婆对她很好,小姨对她也很好。
她们会带她去游乐园,会给她买零食和玩具,会在寒风刺骨的冬夜,围坐在一起替她织围巾和毛衣。
那里没有人会笑她是个小哑巴,没人会动不动打骂她,温不语便越来越喜欢和外婆她们生活在一起了。
但是这种快乐的日子没能维持多久。
她因为读书原因,还是要回到那个家。
回到家的温不语依旧不明白为什麽父母都不太喜欢她,可能是因为她不会说话吧,也可能是因为她和弟弟太闹腾了吧。
在生活中,妈妈不常和她有细腻的沟通,但她最经常和她说的一句话是,“你是姐姐,要懂事一点。”
温不语知道,这是妈妈让她照顾好弟弟,妈妈是因为看好她,才这麽说的。
所以她什麽东西都让给了弟弟,自己什麽都不想要。
可後来爸爸妈妈过年的时候给弟弟买了好多新衣服和新玩具:奥特曼丶机器人丶大衣外套丶鞋子丶帽子,却只给她买了一件粉色兔子外套。
她不善表达,害怕说出口的话一下子就变成了和弟弟的攀比,所以她小声嘟囔一句,“我也想要玩偶……”
妈妈却没放在心上,低头整理衣服,没好气的说,“问你要不要买,你这个不要那个不要的,有新衣服就不错了。”
温不语没再说话。
她明明记得,妈妈问的是弟弟,她怎麽先忘了呢。
爸爸呢,和她说“要好好读书,有了文凭,以後出来才能找个好工作。”
“考不到第一你就努力一点啊,不努力怎麽考得上?”
因为性格孤僻,小学时,班里常常有人欺负她。
把粉笔丢在她的水杯里,把她的水杯扔在垃圾桶里,甚至会在她站在台阶上时,从背後推她,就为了看她摔在地上苦不堪言的狼狈样。
然後他们在背後嘲笑她,日复一日,像是看不见尽头。
起初,她和妈妈说过这些事。
可妈妈却对她说,“那别人为什麽会这样对你?你有没有想想自己的问题?”
这个问题温不语一直没想明白。
直到她高中了,她还是没想明白。
此後,温不语每每从睡梦中被惊醒,都会抱着被子哭上好一阵。
妈妈一直教育她要好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