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进步的跟飞一样,太牛了。”
祈愿脸上第一次有了窘迫而不知所云的样子,让温不语有些心疼。
对于他的哥哥,祈愿曾经和她提到过只言片语。
他话里的忧伤和悲切,是她所感同身受的丶失去亲人的痛苦。
她深知那种泥泞模糊的感受,所以从不问。
这是祈愿的伤心事,也是他埋在心底的丶最隐晦到难以啓齿的沉痛旧事。
祈愿自己也觉得,他可能一直没想通吧。
人都是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才能把那些大道理说得通透。
可当自己面对那些悲伤难过的情绪时,阴暗角落的记忆便会一起破土而出,在他心里生根又发芽。
“哥,你怎麽了?”
“哥,你哭了?”
“欸哥,你怎麽不理我?”
小时候的祈愿总是有猜不透的事情,对于哥哥,他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麽。
父母从来不会告诉他,哥哥也不会主动和他提起。毕竟,他是个小孩子。
同祈愿差不多,哥哥祈乐,也是个沉默寡言的男孩。但祈乐的安静,是从前形容读书人的那种儒雅气。
祈愿对哥哥的印象很深刻,就好像他昨天还在自己身边。
祈乐对外是个安安静静的学霸,从小就学习好,不顽皮不争闹,是大家口中的“邻居家小孩”“好孩子”般的标杆。
祈愿经常见到哥哥拿着一张又一张的奖状,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父母拿着儿子的满分成绩单,眼里的欣喜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嘴里说着“再接再厉”之类的鼓励话语。
祈乐也不负所望,次次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父母见祈乐这样懂事,还拿他做榜样,教育祈愿“要好好学习,不要整天想着玩,一点也不懂事。”
第一有什麽好。
祈愿年纪小不懂事,对这些话都不放在心上,还常常和哥哥作对。
祈乐要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就是不如他所愿。
与哥哥不同,祈愿小时候比较顽皮,是个“孩子王”。常常和三五个好友聚在一起嬉戏玩闹,有一次在老家的屋後,把连片的树都点着了。
那天,祈愿从浓浓的黑烟里冒出来,转头撞见哥哥的脸上满是担忧,不顾别人的阻拦,一股脑地准备往里冲。
哥哥真笨。
烧着了自家的棵树,祈愿被父母狠狠批评了一顿,然後按到门口罚站。
本是有监督之职的祈乐却用受伤了的手,替他按摩因为罚站僵住的腿。
“你的手怎麽受伤了?”
“不小心弄到的。”
“是被火烧的?”
祈乐没说话,拍了一下他的脑袋,嘴里说着让他以後好好听话,不要闹了。
祈愿倔强地辩解,“好玩。”就要玩。
小孩子气。
祈乐也不和他计较。
虽然觉得哥哥太优秀了,有些恼人。
可祈愿觉得,哥哥对他总是很好。
成长的这条漫漫长路,祈乐就像一直陪伴他的老梧桐树一样,一直茁壮坚实,一直可以依靠。
因为父母是老师工作忙,祈乐就每天接送他按时上下学,时不时偷偷把为数不多的零花钱都塞给他买零食吃,还把父母奖给他的机器人送给他。
因为祈愿,从不和别人闹矛盾的他,还曾和邻居家孩子打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