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饭,之前没帮忙程漾和程祈允主动担起洗碗的责任。
裴亦舟也没闲着,起身想去厨房里看看,但刚走几步,就客厅里的照片墙吸引了过去。
照片分五个部分,中间是家里四个人的合照,周围则是各人的。
贴得满满当当,一眼望过去,大概有两百来张。
他的视线落在最中间的那张全家福上。
照片的背景不是像一般的全家福一样在家门口或者是家里,而在看着挺普通的车站边,入镜的除了站牌外,还有一棵梧桐树。
奶奶见他站在这儿,过来介绍说:“这张是十年前拍的了。”
裴亦舟给奶奶让了位置,问:“是在公交车站拍的麽?”
“嗯。”奶奶点点头,脸上又露出幸福的笑容,慈祥地说:“这是漾漾选的地方。”
或许是刚好聊到这里了,奶奶也来了兴趣,不自觉地和他讲起以前的事。
“我和她爷爷是大学同学,当时一起去参加系里的研学活动,去了一个附近的基地,晚上回来正好路过一块刻了不同语言的石墙,觉得有趣,不由得多看了会儿,结果其他人都走光了,等回过神来,只有我们俩站在原地。”
“那天下着雪,本来是打算走路回去的,後来我也不知道怎麽的,七拐八拐去了车站。哪想到刚好这麽巧,她爷爷也在在站牌下,最後一起坐了公交车回学校,一来二去,也就这麽认识了。”
“漾漾知道以後,说是很喜欢我和她爷爷初识的场景,她和祈允也喜欢车站这个地方,所以就定在了这里。”
奶奶把目光从照片上挪回来,看向裴亦舟,说:“她从小主意就多,你是不是也觉得挺奇怪的?”
在车站拍全家福,确实与衆不同。
好几次家里来了客人,看到这张还摆在最中间时,都会调侃两句他们俩太宠孩子了,什麽都答应,这种照片怎麽着也得拍得漂亮正式些,才有纪念意义。
所以奶奶用了“也”这个字问他。
奶奶下意识地以为裴亦舟会点头,然後再说理由,但她听到的第一句却是:“不奇怪。”
“要我来选的话,我应该也会选这。”
奶奶颇有意味地看着他。
裴亦舟咳了下,先解释道:“不是说单纯地支持她,只是我也觉得您和爷爷初识的场景确实值得纪念。”
奶奶问:“为什麽这麽说?”
面对女朋友的家长,裴亦舟下意识地拿出毕业答辩的态度,甚至比那时还要紧张,但现在被奶奶这麽提问,他却基本没怎麽想,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口:
“去研学的话,人应该挺多,不过那天只有您和爷爷停了下来,别人没有,说明您和爷爷兴趣相投,这已经挺特别了。後来又都选择了坐公交车回去,走了同一条路,不是别的,如果不是缘分使然,不会这麽巧。”
“这两点都值得纪念。”
在无数个会分开的岔路口,他们都选择了同一个,不断交汇,而且只有彼此,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又奇妙的事。
裴亦舟本能地喜欢这种感觉。
听完後奶奶突然笑了起来,裴亦舟差点以为自己说错话了,还想着怎麽找补。
然而奶奶拍了拍他的手臂,温和道:“之前我问漾漾原因,她也是这麽回答我的。”
-
在家里待了差不多两小时,到了九点,裴亦舟准备回去,程漾起身去送他。
老爷子眼皮底下两人不敢太过亲密,关了门一出来,程漾立刻挽住裴亦舟的手臂,裴亦舟也换了只手拿外套。
路灯下两道影子就这麽亲密地贴在一起。
“你刚刚在看照片吗?”程漾问他。
裴亦舟“嗯”了一声,回答:“奶奶说车站那张是你选的地方。”
程漾歪了下头:“是,还有几张也是我选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
脑子里闪过一些画面,裴亦舟连续猜了几次,基本上都对了。
越到後面,程漾都怀疑是不是爷爷奶奶都和他透题了。
她不准人走了:“真的没有提前知道?”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