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年货
林朗怎麽也没想到自已只是跑开买份烧饼的功夫,叶稚就遭遇恶人。
林晋逐第一次交给他任务,他不仅得意忘形地跑去买吃的,还让人受了伤,林朗敢肯定回去後林晋逐一定会把他赶出林家。
天知道当他买完烧饼喜滋滋要跟叶稚分享,却见摊位上一地狼藉时冷汗瞬间从头到脚布满全身。
“周淮清?”林朗被自已一通脑补吓得半死,突然见站叶稚旁边的人竟是自已原来的邻居,也是西岭村唯一的秀才,周淮清。
周淮清这半年在学院上课,休沐时去镇上做活贴补家用,所以叶稚嫁来西岭村半年多,还没见过面。
没想到相助自已之人居然还是同村的,让叶稚不禁感叹。
今日也是正值休沐,自已半年没回去也不知家中如何,没想到随手救下的便是自已的同乡。
三人正好携伴回家,路上林朗滔滔不绝的跟周淮清说这段时间自已的奇遇。周家和李家做了几十年邻居,对林朗过去的遭遇自是同情和怜悯,可惜自已家里为了供他读书境况也很艰难,实在帮不了他。好在林朗命里有福,苦尽甘来。
到了周家,二人向周淮清告别。李家就在隔壁,此刻破败的大门仍然紧闭着,和林朗离开时没有任何变化,也不知道李善友是不是从来没有回来过。甚至是生是死,都不确定。
叶稚手肘处很明显肿了起来,回家後叶稚简单说了今天的事情。|
林朗一副默默缩在角落生怕林晋逐想起他的失职,给一苕帚赶出去,说理的地儿都找不到。
还好上次买的药油还剩不少,正好拿来用了。抹完药,林晋逐挑选了一些完好无损的冬笋,两把海带和二十鸡蛋让林朗拿去给周家。
林朗又得一个差事,势必不能搞砸。于是面对周淮清的百般推辞,林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才空手从周家出来,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林晋逐三人连续砍了几天的柴,总算屯够了一个冬天的。
秋收冬藏,忙活奔波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安心开始猫冬。
几个好姐妹端着瓜子花生和绣棚聚在一起唠嗑做绣活。谁家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谁家懒汉今年又没讨到媳妇,谁家的猪今年生了一窝猪崽。
汉子们则是提上一壶酒,一盘花生米,就可以坐一天。
叶稚最近在跟着李玉荷学绣活做衣裳,李玉荷给林阳做了虎头鞋,活灵活现的煞是可爱。
林晋逐虽说了迟两年要孩子,到时候做小爹的连个肚兜都不会实在不像话。这才趁着闲冬,叶稚拉着李玉荷,一针一线的开始学。想当初自已的嫁衣做成那个样子,如果不是奶奶拿过去大改一番,怕是成亲那日都穿不上一件完整的婚服。
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之後,倒是也没想象中那麽难了。几天後叶稚已经能走出一朵完整的小花,又在旁边绣了一片叶子,叶稚做了一个小荷包送给林晋逐。
这是成婚以後叶稚第一次送东西给他,林晋追珍惜的放在衣襟里舍不得挂出来。
腊月二十三祭竈神,各家各户准备好了竈糖,希望竈王爷吃了嘴甜“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二十五,磨豆腐接玉皇。
二十六,割刀头。这一天镇上有大市集,家家户户准备年货,买年礼。
林晋逐和林晋山要去市集卖鸡和蛋,天气愈发寒冷,鸡鸭下蛋也越来越少,相当的,价格就越贵。
平时二十文一斤的鸡蛋临近年关已经涨到了三十五,鸭蛋也得三十文一斤。
李玉荷生完林阳的前两个月杀了十只,後来林晋山又买了十对鸡苗,只是还要等到开春後才能下蛋。
林阳现在可以扶着东西站稳,李玉荷便把空竹筐翻过来把他放进去,放在林晋山面前。
今天要买的年货又多又杂,李玉荷怕叶稚和林朗两人买漏,三人分工负责各自要采买的东西。
老人妇孺就没有不喜欢小孩子的,尤其是胖嘟嘟的奶娃娃。竹筐里林阳格外乖巧,看到稀奇的东西就在筐里蹦跶两下,林晋山双腿夹着筐的两边保证儿子怎麽跳都不会翻。
两个大男人带一个奶娃娃实在是个奇怪的组合,路过的老妇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逗弄两下。
机灵的林晋逐便乘机吆喝自已的鸡蛋,有妇人见鸡蛋新鲜又大个,原本没有买鸡蛋的预算也会不由的买上一些。
见此情形,林晋山笑称自已的儿子为招财童子。
春联,窗花,爆竹必不可少。新茶,糕饼,屠苏酒。还有祭拜祖先竈神的祭品必不可少,此次大集後就要等到初八以後才能上集,该买的东西只有多买不能少买。叶稚又买了新棉花,给家人做几件棉衣。
林月的头花也不能少,小女孩都爱漂亮,一到过年村里小女孩就凑一起比比谁的新衣好看,谁的头花款式新颖。林家在西岭村算是富农,在一衆小姐妹中林月的头花最多,能让小妮子在村里骄傲好几天。
该买的都买了,该卖的也卖了,林晋逐今天有一件大事要办。
两兄弟和李玉荷三人汇合後,一起去了牛市。两头梅花鹿赚了一百两後,林晋逐就一直想买一头牛。农耕时节的牲畜最贵,到了冬天反而会便宜一些。
十五两的壮年牛现在十二两就可以买了,一下子就能剩下三两,够农户一年的花用了。
之前每次需要用牛车都要靠借,次数多了别人也会有微词。毕竟整个村买得起牛的也没几户,谁都舍不得自家宝贝借出去给外人做苦力。
有了自家的牛,农活会比全靠人力能轻松一半,平时去远一点的地方也不用徒步。
林晋逐跟牛贩子将十二两压倒了十一两,又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副板车。这样一来,林家就可以直接坐自家板车回去了。
家里添了大牲畜,又买了这许多年货,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高兴满足的笑容。
这是叶稚嫁来林家的第一个年,也是林朗自娘亲走後过过的最幸福的一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