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麽说过,不过眼下你们家姑娘回来了,”言下之意是用不着我了。
桑临青轻笑了下,“你看咱们家姑娘现在的样子,方便照顾人吗?”
“哦,”沈楠身怀六甲是没错,绿蔻无话可说,安静地服侍人漱了口,又去传饭。
第二日,毫无意外的,沈楠早早来到桑临青门前等着给他瞧伤。这一次绿蔻也在。沈楠仔细诊了脉,又看了伤口,好在这箭伤虽深,终是未伤及肺腑,伤口处也开始慢慢结痂了。她放了心,没有留饭便告了辞。
她在侯府刚刚安顿下来这几天,柳氏一改往日里挤兑人的形象,三天两头来沈楠这邀人同用晚膳,沈楠从来没应过,都是叫应桐打发了。
却未曾想这柳氏根本没放弃,倒是在元宵节这天亲自来了。沈楠作为小辈,自是不好不见。
客堂内,铃铛奉了一回茶,沈楠淡笑着开口:“夫人喝茶,实在不是我不去拜访,只是身子重,不好走动。”
“知道知道,”来人笑得格外亲近,“只不过今天也是过节,你大哥身子也大好了,我叫人准备了晚膳,就在你大哥那院子,离你也近,今儿可得过去吃饭啊。”
沈楠刚要拒绝,柳氏又接道:“这一年到头咱府里也吃不上一回团圆饭,过年时都没吃上,好在眼下战事快了了,淮青和侯爷也快回来了。到时咱们一家人,和和睦睦地多好啊。”
沈楠只是淡笑听着,她知道这没步入正题,这柳氏应当是还有别的话说。
果然,只听她继续道:“只是意柔不回来,这孩子啊,自小就从未离过我身边,没成想这一下子嫁到京城,都半年多了,也只回过几张书信。你那时王爷还陪你回门呢,意柔她……”
“她嫁的是当今的六皇子,皇上的亲儿子,後面自是泼天的富贵等着,”沈楠面上挂着浅笑。
“什麽富贵不富贵的,自她离了我我才知道那都是小事,她只要在我身边平平安安的,真真是比什麽都强。你一直在京城,她嫁人後,你可曾见过她?她过得可好?”期期艾艾的目光看向沈楠。
沈楠则侧头看向窗外的梅花,避开她的视线,“镇北侯府与六王府离得远,不曾见过。”
柳氏神色一下子落寞下来,“这样,”但很快又勉强笑开,起身道:“你大哥屋里新收了人,多少也正经见个面,我去叫人摆饭,别忘了来。我就先不叨扰你养身子了。”
天下父母心,哪儿有不把心系在儿女身上的母亲。可她和淮青也是人家的女儿,她的姨母也是母亲,当初又何苦如此挤兑人呢。人走出院门一会儿了,沈楠仍坐着未动。
铃铛送完人回来开口问道:“主子,咱去吗?”
她轻叹一口气,“去罢。”
“叫咱去干什麽呀?这侯夫人竟会给人添堵,”铃铛噘嘴嘟囔道。
“还没添着我的堵呢,就又堵到你那了?”
“奴婢……奴婢也是……”
“知道,知道你为我和淮青鸣不平。但柳氏怎麽样不说,她说的并非全无道理,大哥的面子咱得给吧?”
“是……奴婢知道了。”
“这才是,今儿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明天又是同大哥一起吃饭,想来她也不会再多说什麽的。”
天气渐渐回暖,桑临青的伤也一天好似一天,近来下地已不是问题了。前线更是捷报不断,沈楠向来不是个闲得住的人,回了北境也没王府里约束着,便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的医馆做事。
应桐应柳倒也没多拦着,只是非要跟去,沈楠无奈,几番拉扯下,双方达成一致,只应桐随身跟着。
师傅没想到她带着人来医馆做事来了,忙讪讪道:“阿楠啊,我这儿可开不起两个人的工钱哇。”
沈楠笑着摆手,“不用不用,她自然有人给开工钱,您开我一人儿的就成。”
如此,这便在医馆里待了下来,而且一待就是两个月。
三月里来开春,沿着河岸一溜儿都是轻轻浅浅的绿,桥边几株桃树也落了点点粉红,花马上也要开了。
河里重新有画舫飘了起来,对岸的客栈饭馆也同开战前一样迎来送往,路边摊贩的叫卖声重新传人沈楠的耳朵。
这几日医馆里不忙,师傅带着一家老小去西郊踏青了,只她一人留守。眼下盘完了所有药材,她便对着医馆门外坐下来,扶着肚子看河岸的景色。她边晒太阳边默默瞧着,真好哇,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机勃勃。
这春景却又如此熟悉,去年她不外出问诊的时候,也是坐在这里望向门外。小河丶嫩草丶石桥丶石桥边的桃树,桥上穿红戴绿的人群,好像什麽都没有变,一切都是她熟悉的样子。
只不过去年的时候她只是个满大街跑着的小郎中,如今就已然嫁作人妇,甚至身怀六甲了,真是恍如隔世。
她正出着神,一个人出现在门外,背光投下一片阴影。沈楠回神站起来,只注意到来人高束着发,逆着光却看不清脸,她便开口边往柜台走,温声道:“来看病还是抓药?”
来人已行至跟前,一只手按住她的肩阻止了她的动作,沈楠仰头,待看清是谁,又是欣喜又是愤慨,而後一把将那手臂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