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她而已,只有她一人是例外。
自从郑淑宁进宫,他才知道什么是满心欢喜,两相爱慕。
如今,他终于能给她一个堂堂正正的名分,雀跃盈满心头。
傅君意把那封册封郑淑宁为后的圣旨放在一边,他抬手把桌案上的东西扫落在地,掐着郑淑宁的腰肢让她坐上去,然后低头吻了上去。
殿内烛火轻轻跳跃着,似乎也在为其欢呼。
正德十年七月初八,傅君意下诏册封贵妃郑氏为后,册封礼定在了八月初一。
天子册立新后,普天之下臣民皆庆之,宫里各处也热热闹闹的准备起来了。
傅君意下旨大修宫殿,中宫由原来的坤宁宫改成凤仪宫,内务府里大量的宫侍连夜修葺。
宫内绣娘也不断赶制帝后大婚的吉服,力求让两位主子满意。
红色挂满了整个皇宫,长乐宫门庭若市,不断有宫妃前来庆祝。
郑淑宁在封后前一日见到了母亲,武安侯夫人一脸慈爱的看着她,“当日送你进宫实在是无奈之举,却不想你有这样的际遇,咱们家如今算是扬眉吐气了,外边不知多少人家想来巴结咱们家呢。”
郑淑宁淡淡一笑:“母亲放心,以后的好日子多的是呢。”
闻言,武安侯夫人却眼眶湿润,哽咽道:“外人只看到你现在的风光。殊不知你以前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郑淑宁赶忙安慰母亲,“这大喜的日子,母亲要高兴才是,明日还要参加大典呢。”
武安侯夫人整理好情绪,笑道:“是我不好,想这些让人伤心的东西。”
郑淑宁拉着母亲好一番宽慰,她心下也有些感慨,当初进宫她不过想救一个人,争宠一保家族荣誉而已,没想到,在这深宫,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归宿。
是夜,她在床榻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不断幻想明日的场景。
当年兄长大婚时,她也曾羡慕嫂嫂一身红衣,于高堂之中成亲,那时候,她还曾失落那耀目的红,如今,终于不要羡慕旁人了。
八月初一晨曦未亮时,郑淑宁就起身梳洗,任由宫人在她脸上上妆。
今日妆容不同于往日艳丽,多了几分端庄大气,高髻上簪着九尾金凤钗,飞凤欲展翅高飞,中间得凤鸟衔红玉珠垂直眉心,上面镶嵌数百颗红色宝石和珍珠,熠熠生辉,流苏垂在耳边,衬得她高贵而不可攀。
皇后大婚吉服全身是正红色,衣襟边缀满南珠,金线绣于其上,凤鸟流光溢彩,栩栩如生。
郑淑宁在殿内静待时辰到来。
直到时辰至,她在册封使的指引下出了长乐宫的宫门,宫门口两侧跪着六宫嫔妃,几位亲王妃等命妇,见她出来,忙高呼,
“嫔妾(臣妇)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郑淑宁让她们起了身,一行前往凤仪宫接旨。
一路行至凤仪宫,停在主殿前,凤仪宫大修一个月,已完全变了样子,磅礴巍峨,透出天家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