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叹了一声,身旁立马有人给她解惑。
“这陈家仁义,最近不是说其它地方发生了旱灾吗?陈家听说城外有流民,人早早就铺设好施粥的摊子了。”
“就是啊,陈家是个难得有良心的商户。”
苏妙笑了笑:“原来如此。”
旁边有人“呸”了一声,苏妙转头看过去,那人便隐在人群中不见了。
“这些人真不知好歹!”说话的老者冷哼了一声,板着脸道:“就好比现在的米粮,谁家不是往上涨价,只有陈家一如既往,还便宜了些。”
“就是啊。”
苏妙没在听,她在街道旁一家一家找过去,最后在转角的地方找到了陈家的米粮铺子。
种田文杀猪女vs科举入仕阴郁男(26)
门外还有排队的百姓,其中有几个特别瘦的,就算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裳,周围的人还是与他们保持着距离。
他们如同阳光下的老鼠,警惕着周围一切的人和物,瑟瑟缩缩的在繁华的闹市中穿行。
他们既畏惧与人接触,又渴望与人接触。
突然前面出了状况,米粮店的伙计赶出来一个男人,看模样大概十五六岁。
“不是我们不卖米粮给你们,实在是你爹伤了小姐,夫人震怒不让我们卖与你们。”伙计叹了一口气,说完就进去了。
半晌那人才抬起头,苏妙看过去发现这人好像就是方才老者夸陈家时“啐”了一口的男人。
他见苏妙看过来,赶忙跑了。
四周讨论纷纷,大多都是再说陈家的好话。苏妙没听,这会儿她已经进了米粮店。
里面大米放在储阁上摆了些,那方才推人出去的伙计问她:“姑娘要多少粮食?”
“先来十石大米,再来五石粗粮。”
“姑娘要得多,您留下定金,我们可给您送至府上,到时候您在结清剩下的便可。”
苏妙便留下了定金,她走至放置米粮的储阁旁看那雪莹莹的大米,颗粒饱满,细看颜色微微有些偏黄,但还是好粮。
她转身走了出去,鼻尖一直萦绕着的陈米味儿渐渐散去。
办完这事儿她又去了菜市,一进去喧闹声便传了过来。苏妙挑选了一下青菜,她忽闻一老妇说:“我看南河郡那边就是遭了天谴!他们那些人指定得罪了老天爷,所以才降下大旱惩罚他们。”
“湘江五年前发大水,洪涝成灾,试问是否是湘安郡的你们惹怒了老天!”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而他身旁站着的应该是他的妻子。
“呸!说什么瞎话!”老妇人两手叉腰,气势汹汹:“不然哪不干就你南河郡那边出了问题!”
“你跟她有什么好说的。”年轻的妇人拉着自己的相公走远,苏妙则在原地站了会儿,这样子的话并未结束,反而讨论的人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