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和先去逛逛朋友圈,再去看看空间,偶尔点个赞,但基本上从不发言,她从来就不是话多的人,在网络上更是没什么分享欲。
没发现什么有趣的,她只好转战微博,上上下下看了一遍,那个你年少喜欢的那个人现在在哪里的词条已经没有了。
层出不穷的新话题出现在人们视野,昨日的便如一阵风,吹过就没什么痕迹。
有种莫名的惆怅。
在心里沉默了会儿,她想,比起生活中每天发生的新鲜事而言,“年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或许过于遥远飘渺,大概已经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了吧。
更何况,“那个人”大概率是只存在于过去、不在当下和将来的人,成熟的大人不应该总在缅怀无望的过去。
荀和忽然想起那个炎炎夏日。
风……或许也并不是留不下痕迹的。
可那又如何。
她告诉自己不要再多想,不想提醒自己是在徒劳。
差不多十一点十分,辅导员才匆匆忙忙赶到教室。
开学第一次年级大会都是老生常谈,台词并不新颖,还是那一套东西,但就是这样,啰嗦的人还是硬说了四十来分钟才散会。
荀和踏出大门就打了个寒颤,连忙把围巾围拢。
本来就巴掌大的小脸上边被帽子一盖,下边被围巾一遮,就露出那么一小截,衬得一双眼睛更大更闪。
天气太冷了,硬是逼得她们走路用的时间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肖文静努力跟上她们的速度:“我都快踩出火星子了。”
这家新开的火锅店取名非常简单粗暴,就叫“一家火锅”,看起来生意火爆,现在十二点半,已经没什么空桌了。
肖文静被冷得直往里面冲:“不行不行,我坐不了门边,这进进出出门开开关关的,我得吹成失心疯。”
林凌依旧冷言冷语:“有病可别怪风。”
荀和环视一圈:“里面还有一桌。”
所有的火锅店给人的感觉都是这样的吧,锅炉子冒着热气,人声不绝沸沸扬扬。
荀和脱下外套,摘掉帽子围巾,用手整理了下头发。
她里面穿着同色系的浅灰色的卫衣,宽松的版型显得空空荡荡,只是胸前凸起的弧度和纤细笔直的双腿都展示着她姣好的身材。
肖文静和林凌负责扫码点菜,荀和习惯性地开始烫碗筷,谭语双也习惯了荀和的习惯,动作自然地拿壶帮她倒水。
将碗筷推给她们,荀和道:“我去调味碟。”
见谭语双眼睛一亮,她噙笑抢先道:“我知道,帮你调一碗。”
荀和和肖文静是南方人,林凌是个纯正的很北的北方人,而谭语双处在一个不南不北的位置,自从尝过荀和的弄的味碟就惊为天人。
谭语双意思意思问她:“要我陪你吗?”
洞悉得一清二楚,荀和好笑地看她一眼:“不用,我自己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