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洛家紧急封城挨家挨户去搜捕刺客,应该只是目的之一,另一个目的就是暗寻弄丢的孩子。
当时的洛家以为只是庶子,但也没敢声张生怕坏人被逼得急了祸害孩子性命。
可惜,谨慎是谨慎了,却没想到孩子早被刺客扔在小巷中自生自灭了。
却又幸运地被张氏捡了回来。
张氏是小官之女又确实生有一子,在不知情时反而避过了外面的明搜暗寻。
君逸和琪儿说得对,最大过错方是洛家。
只要张家没有明知洛家之事还故意瞒报的行为,就罪不至死,完全取决于洛家要不要报复张家。
有君逸的态度在,洛家不会报复张家,因此洛大人回京后根本没来找过张家吧?
不然,张重礼夫妇也不会是这样态度,丝毫不知内情的样子。
也罢,以后柳家也不会再与张家有什么来往了。
虽是翁婿,但他不休张氏已是给张家留了脸面,再想像以前那样吸柳家的血,可是难了。
柳家和忍耐了许久才没将丧子之痛变成丧子之恨,只是不想再与张家有什么往来。
“拜祭完了,去吃饭吧。”柳家和不理一肚子话的张重礼,他转身往外走。
“管家,在前院偏厅摆饭!”
在外头张望着却不敢进小院的管家一听家主吩咐,立刻大松了一口气,连忙答应着就忙去了。
柳家和没有再将小院锁上,而是留了两个这边宅子的小厮看着香烛祭品,并且继续烧着纸钱。
还让人将那三间小屋收拾出来,里边的几口旧箱则是抬去他住的院子。
那几口旧箱中都是当年柳君钰的小衣物和玩耍之物,是张氏悄悄留下来的念想。
只不过张氏搬去了府城,回京城的次数屈指可数。
另外还有柳君逸当年在小巷中被捡时包着他的那块襁褓,以及他当时所穿的衣物。
能证明他不是穷苦人家身份的,也只有那块布和衣料的品质了。
只不过当时张氏疯狂地认定这是上天可怜她,将她的书钰送回来了,根本没去多想。
张老夫人心疼女儿,又想到孩子被抛弃在没什么人走的小巷中,恐怕也是无主的,干脆不声张。
柳君逸所有的物品很快就被收入了箱子里,与柳君钰的东西一起放进这间小院中。
事情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发生了,如今再追究责任还有什么意义?
再说洛家之事还是小妾的连环计。
小妾做下这等谋算,最后不但她的儿子被送去书院读书,还又添了个女儿呢,事发之后也不过是送去了庄子上。
这样的人家想想就乱,柳君逸是压根没想过回去。
只不过也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他想就能做到的,这才讲尽条件,尽量为自己争取到最划算的结果。
他亲爹洛勋齐对他有愧,为了让他认祖归宗自然会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