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老太太想了想,便点了点头,接受了她的说法。
笑道:“你这孩子是个有成算的,拎得清。”
这时,顾丰氏也拉着丰老爷子上了马车,马车继续前行。
丰老爷子坐在车厢口,笑眯眯地打量着外孙女。
说起来,外孙三个,外孙女只有一个,还是稀罕的。
只是以前熟悉的那个不是这一个,现在来看,还是有些不适应。
尤其是这一个回来后,听说了她做的事情,更让人嘘唏。
还真是一刻不停忙着赚钱呢。
“丫头,这话本子买卖能一直赚钱吗,会不会压多了货,人家就不收了呀。”
顾家带了九个写话本子的小子去府城,这每天写起来存货应该不少了。
这货多了,卖得过来吗?
“外公,话本子是我自家在收呢。”顾佳琪笑着解释。
“卖得是慢一些,但是也要早些囤货的。”
“印书不比做糕点,糕点可以每天现做现卖,印书坊一次起印就得几千册,少了不印的。”
新家
“我们现在出的话本子,大头还是被墨香书局进货走了。”
“我们自家还没有铺子,但有货源,人家书局铺子多,就这样各赚各的。”
“我们年内不开话本铺子,就这样以寄卖的方式赚钱也挺好。”
“有赚就好,有赚就好。”丰老爷子见没有压货滞销的问题,松了一口气。
又笑道:“那回头让你表哥他们想写的也写写。”
“你大表哥书是读了不少,平日里也看书,就是不看话本子,说是费钱。”
“如今见你们都能写话本了,他也想写又写不出来,后悔着呢。”
“怪自己平时没能博览群书,书到用时方恨少。”
说到自己的大孙子,丰老爷子又好气又好笑。
这可是他最骄傲的孙子了,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努力去达成目标,从来不让家里人操心。
就连考秀才、在县城里找活计、娶媳妇、买宅子都是。
“大表哥是现实派的读书人,他想事情、做事情都有成算,不会想一出是一出。”
“要说写策论文章,大表哥有学问有优势,要说写话本子反而没优势了。”
“大表哥行事稳重妥当,又有多年帐房经验,若想换个事儿做,掌柜、管事更适合他。”
顾佳琪想到柳君逸让爹娘带回来的话,并没有回避外公想为表哥谋个机会的试探。
柳君逸希望顾家在发家的同时,也能让家族跟着壮大起来。
将来面对柳家,一家人和一个家族,摆出来的阵仗都不一样。
而她的话,也让丰老爷子心动不已,想到大孙子这一趟去府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