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是富户,如今的顾家可没有资格高攀柳家,别被人嫌弃而连累了柳君逸。
丰明昌精明干练,会将自己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但也有眼力劲儿,知道进退。
因此,四辆驴车会合,丰明昌看到枫林村的徐老头也来了时,心里就想起了姑父姑母上次的叮嘱了。
这次丰家也是两辆驴车,另一辆驴车是丰大舅赶的,老爷子并没有来。
丰家的两辆驴车上拖的全是黄豆,以后要在府城做糕点,当然要黄豆。
他们走后,顾家这边就只剩下三兄妹了。
好在顾北彦如今在家写话本,不是顾佳琪一个人在家里。
西厢这边作坊也有几个妇人干活儿,不算太冷清。
三兄妹吃早饭的时候就商量了一下,反正爹娘不在家,他们图方便就一次多蒸些二合面的馒头。
再随便炒个菜或是蒸个蛋、做个蛋花汤都行,馒头管饱,腾出大把时间来写话本子。
其他九人,已正式开始写五万字的单册话本了。
大家约定好,等去了府城就要开始写上下两册故事的话本。
不再执着于万字篇和三万字中篇,是顾佳琪听了柳君逸传回来的消息后决定的。
由他们找墨香印书坊印出来的武侠第一册,销量很好。
已经加印了五册,依然是墨香书局包揽大头。
有了这个经验,他们再印第二册时,墨香书局直接让他们起印万册,还能拿个八折优惠呢。
顾北亭写的那两册,第一册也起印万册。
哪怕后面销量不如武侠第一册,也可以先囤书,将来拓展到更远些的地方,自然不会滞销的。
这样的世界里没有先进科技支撑,运输只能靠马车往各地拖货,靠书信联系各地往来。
也有些商铺或是大户养些信鸽,那也不是谁都有余力和财务去维持的。
墨香书局有没有信鸽不知道,反正柳家有,但是柳君逸不会动用柳家的力量。
他们已经确定了生意发展线路,一路往南、往京城!
顾佳琪心中盘算着话本子的利益,上个月刚刚过去,加印的销量还没有传回来。
但是初印是纯赚了两百六十两的。
不过前期柳君逸投入成本太多,必须要尽快回本才行。
年内还要在府城再开一家酒楼,只有一家顺心酒楼不够她出新菜的速度。
顺心酒楼和福琪轩都开在城东热闹的街市上,新酒楼可以挑在城南,离书院近些才好。
墨风书院不比府学小多少,但就读的学子多富贵,若常有新菜出,酒水也不差,生意自然好。
说好的琪风书社也还没有落脚之铺,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却是目前成本不够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了。
墨香书局定走大量的话本,因利润空间小,他们不可能去当二道贩子。
但是柳君逸联系上的几家县学的朋友,个人推销只赚十文,卖出一百本就是一两银子。
靠着各自的人际关系圈可以轻松赚到比抄书还多的钱,这种销售方式还是很招人喜欢的。
在铺子没开到的地方,不失一条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