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脚站在马镫上,一脚却站在马背上呼啸而至,双手还紧握着一把巨大的弓箭,箭头正对着军帐。
于厉不愿意直面其锋芒,转身向侧方跑去。
芷歌也不管他,一箭射向军旗,俣军大旗应声落地。
她再次搭弓,俣军军鼓随之而碎。
俣军失去指挥,更是大乱,只能奋力向城门外涌去。
于厉也隐匿于撤退的俣军中,试图从城门中逃离,只要回到俣国,他就还有机会重新来过。
但显然,芷歌和穆北驰,还有十几万宣军并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在于厉好不容易来到城门口,就被一白衣公子挡住了去路。
他没有拿长枪,反而摇着一把羽扇,仿佛是来此游玩的旅客。
于厉提枪向拦路之人刺去,却被他轻飘飘躲过,几次攻击不得却又出城无望。
眼看身边士兵被一个个打伤倒下,于厉更是焦急万分。
“于将军,久仰了!”一声清冽的声音破空而来,红衣玄甲的芷歌顷刻间出现在他面前。
于厉看着正对着他的弓箭,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紧握着手中的长枪,为自己争取最后一点生机。
芷歌也没有多言,拉弓射出长箭。
于厉拿起盾牌,想要挡住长箭,却没料到,长箭在碰到盾牌的瞬间,突然分散成了十支小箭。
小箭穿过盾牌,在他的前胸穿胸而过,留下一个个流着血的伤口。
于厉重重地摔倒在地。
“于将军死了”“于将军死了”
“投降吧”“缴枪不杀”
……
宣俣两国的这一场战争,暂时性地落下了帷幕。
经过这次战争,宣军的气氛前所未有地好转。芷歌的元帅之名,也真正地彻底站稳了脚跟。
俣国有一段时间没有了动静,泠州便也安静地度过了秋天,迎来了北方的第一场大雪。
也迎来了芷歌许久不见的客人,谢琼树和贺兰霄。
那日,芷歌一如既往地在元帅大帐中研究火器,经过几次实战,她更加清楚地意识到,火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而穆北驰除了整理每日的军情信息汇报芷歌外,开始一本接着一本地研究兵书。
他之前对此涉猎不多,趁此机会也开始研习兵法。
两人同处元帅大帐,却不怎么说话,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只有每日各大将领汇报工作时,才搭一两句话。
天明每日忙着练兵,而小满参加完集训后,却一刻不停地习武。
四个人经常碰面,却所言寥寥。
直至乔竹语来汇报,说:“城下来了一个商队,看队旗应该是京师贺兰家和谢家。”
芷歌和穆北驰闻言,相视一眼,忙起身相迎。
贺兰霄和谢琼树到了。
贺兰家不愧是宣国第一商户,来泠州之时,带了大量的粮草和御寒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