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间,俣国响起了收兵的号令,云梯上的士兵转身看去,却见驻军的位置不知何时燃起了熊熊烈火。
照亮了泠州六月的天空。
芷歌也在城墙上看到了远处的战火,她莞尔一笑,看来是宣国的援军到了。
他们倒是聪明,来得正是时候。
“元帅,摄政王的援军到了,我们也要做好准备了。”骑兵卫的卫长褚长铎对芷歌说。
芷歌点头。
“听说这次的援军,是各地招安的反贼和绿林中人,怕是不好对付。”褚长铎又说。
这事芷歌倒是首次听说,饶有兴趣地问道:“带头的是何人?”
褚长铎摇了摇头,他们常年驻守泠州,对宣国各地的绿林也不甚清楚。
芷歌想了想,吩咐褚长铎去找纪鸣来元帅大帐,她有事要问。
纪鸣是她在剿匪期间收服的山匪,此人三十多岁,虽不通文墨,却是个仗义疏财、心思正直的人。
因此在她带军期间,就将新组建的宁安卫卫长一职交给了纪鸣。她也不负芷歌所托,将宁安卫带领的勇猛无畏。
等芷歌回到元帅帐时,褚长铎和纪鸣已经到了。
芷歌招呼二人落座,开门见山地问道:“纪卫长,你对宣国绿林的情况了解多少?”
纪鸣在路上已经听褚长铎说过了援军的事,对芷歌的问题也毫不意外。他想了想,说道:“近十年间,宣国各地山匪、盗贼四起,也诞生出许多游侠,自发去维护绿林秩序。
直到三四年前,黑白两道通吃的灵光山庄组建了绿林盟,将各地的山寨联合在了一起,建立了新的绿林秩序。”
“那现在的灵光山庄呢?”芷歌不禁有些好奇。
“誉王之前剿匪时,对灵光山庄久攻不下,也起过招安的主意。”纪鸣说,“不过似乎并没有谈妥,一些绿林人士直接拉起了反旗,固守山寨也演变成了农民起义。”
“灵光山庄也反叛了吗?”芷歌皱起了眉头,这群人确实不好对付啊。
“那倒没有。”纪鸣摇了摇头,说道,“灵光山庄几千人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谁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消失了?”芷歌浅笑一声,又说道:“难道来的援军是灵光山庄的人?”
纪鸣也不知道。
褚长铎却说:“消息只说带头之人是绿林中人,但似乎也是摄政王的亲信。带头之人的官号为监军,有监管元帅的职权。”
“监军。”芷歌重复了一下,他们刚刚夺了列英的元帅之位,已然是犯了大罪。
此时又来了一个监军,还有五万的绿林中人,比应付俣国都让她犯难。
希望这个监军能顾全大局,击退俣国之后,再让她去京师亲自请罪。
若是不能,她也只能,再次得罪摄政王了。
芷歌下定了决心,前路艰难,也不得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