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书院时送你了什么书?”郭怀瑾试探地询问。
“哪有什么书,”穆北驰回想起过往,忍不住吐槽道,“郭师兄临走时只塞给我一本诗集,全是亲笔写给山下姑娘的酸诗。”
郭怀瑾忆起往事,严肃的脸上也泛起了笑意。
八年前,他也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在朝露书院求学。听闻荣轩帝重开了科考,信心百倍地下了山。
可他不知道,科考之路也是荆棘重重,宣国的考试、察举依然掌握在皇族和世家手中。
恢复科考六年来,平民进士也不过一个穆泽。可穆泽的结局,又让多少平民学子冷了心。
“阿泽,你是怎么逃脱的?”郭怀瑾确认了穆北驰就是朝露书院的“小夫子”,忙请他坐下,又询问他。
穆北驰简单描述了他在泠州遇袭被天明、贺兰所救,又化名穆北驰开了酒楼,却又因结交谋逆的段书清,被迫离开了京师,辗转流落到了灵光山庄。
郭怀瑾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他又何尝不是经历了一番苦痛才在此落脚。
“郭师兄,你离开书院后发生了什么?”穆北驰也问了他心中的疑问。
穆北驰之前在暗中调查各州山匪时,意外看到了郭怀瑾的名字,他在四年前来到了灵光山庄,又一次次帮助葛庄主赢下绿林盟的推举,让他稳坐盟主之位。
因此深受葛盟主的信任,和绿林盟的尊崇。
“八年前,我信心满满地去应试,却在一年后的会试考试中败北。之后我也没回书院,就近找了房子住下后日夜苦读,期待在下一次考试中摘得桂冠。
可惜,考前一天有人来找我替考,我拒绝后将此事告诉了考官。”郭怀瑾露出一抹苦笑,继续说,“后来你也猜到了,我被扣上考场舞弊的罪名,永久不能再考。”
穆北驰心中恻然,想来他的科考之路倒是一路顺遂,也算是一次意外吧。
郭怀瑾接着说:“还好葛庄主路过收留了我,我才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郭师兄,你有什么想法?”对于目前的情况,穆北驰想知道郭怀瑾真实的想法。
“阿泽,喊我郭大哥吧,这里已经没有郭师兄了。”郭怀瑾没有回答,反而交代道。
“郭大哥,叫我北驰吧,这里也早已没有了阿泽。”穆北驰回答道。
两人相视一笑。
那个问题两人都没有再提,反而聊起了回不去的书院的往事……
芷歌这边也在乔竹语几人的陪伴下,情绪渐渐缓和了过来,但第二天的演习还要继续,她的难题还没有解决。
第二天,泠州王的军队一大早就集结完毕,等待着最后的全歼战。
而郡主这边却空无一人,鼓台上更是高挂着免战牌,似乎已经准备好缴械投降了。
围观百姓左等右等不见郡主,料想她一再失败准备投降了,渐渐有些意兴阑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