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娰却只淡淡回道:“祖母信佛,一切只讲缘法,许是你入了她的眼缘罢了。”
潜台词,祖母看得上你,我却看不上,你好自为之吧。
听了有些尴尬,陆萸却只是讪笑,不作回答,心想,没必要和小女孩置气。
待曹娰离去後,一旁的陆婠低声抱怨:“又不是我们求着赏赐,哪有送完礼还埋汰别人的。”
有姐姐替自己抱不平,陆萸心里愈发不在意曹娰方才的冷脸。
她庶女出身,被人看不起不是什麽稀奇事,不过是对王太後之举疑惑的同时担心家人受连累罢了。
伸手握住姐姐的手,她低声笑回:“姐姐莫气,妹妹正偷着乐呢。”
言毕,她给陆婠做了个鬼脸,逗得陆婠也笑了起来。
在南安王府行云院,江澈急匆匆走进内室,兴奋地对躺在床上养病的曹壬道:“少主,卑职方才见到你的青团小友了,可要邀她来玩?”
曹壬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肩头,上半身斜靠在床头,听到江澈的话,将手中的书放下,刚要开口便剧烈的咳嗽起来。
方言见状,忙将水递给曹壬,不悦地看着江澈:“怎能随意打趣贵女?”
方言虽比江澈年幼,却更加持重老成,他最不喜欢江澈这样咋咋呼呼的性子。
江澈讪笑着摸摸鼻头,装作没听见,然後继续一脸期待地看着曹壬。
若是女公子能来,少主也许能恢复得更快些,虽然早已习惯少主常年孤独养病,但今日的行云院和前院的热闹一对比,也显得太冷清了些。
喝过水润了喉咙,曹壬才开口:“莫要扰了她。”
想想那女娃多健康呀,要是让她见到这样的自己,恐怕会被吓到吧?曹壬这般想。
方言警告地看了眼江澈後将茶碗放回矮几上。
少主不愿意,江澈觉得有点惋惜,其实“青团”这个称呼不是他取的。
那日,曹壬自覆舟山归来,王妃顾氏对兄弟二人一番嘘寒问暖。
曹壬却只是回了几句就退下了,这不是他生母,他不能粘着她诉说所见所闻,且他的性子向来冷清,也做不到向谁过多诉说。
回到他的行云院,祖母却早已等在屋内。
王太後细细看过曹壬後,关切道:“此番出行,可有收获?”
她觉得孙子一直跟着自己礼佛,性子被养得太闷,和同龄人接触得太少。
眼看自己日渐衰老,知道不能护他一辈子,所以至建业後,她便总是催促他多出门走走,顺便结交友人。
这里比封地六安好太多,江左的历史重城,南方的世家大族皆在这里置有宅子,是青年才俊扎堆的地方。
虽说地方诸侯王不能和地方官员走的太近,但曹壬不是世子,出去结交几个少年朋友不算什麽大问题。
面对祖母的一脸期待,沉吟片刻後,曹壬一本正经地回:“我遇到了一小友”
说到此,他用手比划了一下陆萸的大概身高:“这麽高,长得像个青团。”
闻言,王太後颇有些哭笑不得:“怎能形容人像青团?”
曹壬却认真的点点头:“笑起来的时候,更像。”
甚是无奈,王太後唯有笑道:“既是小友,日後莫要忘了礼尚往来。”
曹壬忙正色回:“孙儿定不会忘。”
见状,王太後心底一叹,看来孙子这性子一朝一夕间是改不过来了,唯有一切随缘了。
又聊了一会覆舟山的景色,王太後才离去。
她後脚刚离去,一旁憋了许久的江澈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曹壬被他笑得疑惑不解,问:“我这麽形容阿萸,可有不妥?”
江澈忙笑着回:“卑职觉得挺好,确实像青团。”
是阿,青团多好,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而且药用价值也高,曹壬如是想着。
他却忘了,吃青团的日子算不得吉日。
作者有话说:
初次发文,连更三章,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感谢大家多年来的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