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那不就是拿来问的?
别人是遇事不决才会问,赵泗是就算心里有了答案也会问。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在王翦这种顶级军事大佬嘴里都能有新的解析。
王翦年龄大了,眼瞅着没几年可活了,一方面赵泗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和王翦多多接触,让王翦能够受到璞玉光环的增益,另一方面也是真的在学习吸收王翦的经验。
毕竟等王翦去世以後,恐怕很难从其他人身上学到这麽多东西了。
凡是不论大小昔皆询问臣子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但王翦不一样……他年龄和地位摆在那里,赵泗是敬着王翦抱着学东西的态度去的,不是没有主见的应声虫。
始皇帝之所以询问赵泗的意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说是军务悉决于太孙,那就是悉决以太孙,始皇帝可不会言而无信。
再不出什麽大乱子的前提之下,甚至对于始皇帝而言,犯错也是可以接受的。
“战略没问题……”赵泗又看了一眼军奏开口说道。
“但不是时候,大秦四方初定……我是太孙,评价一场仗该不该打能不能打就不能仅仅从能不能赢的角度来看。”赵泗开口说道。
“但此次高夷白夷真番箕子朝鲜叩边,若是不打,蛮夷岂会心服?”始皇帝挑了挑眉。
“那就恐吓嘛……跨海发兵,同时让辽东兵马越过长城吓唬他们一下,问罪于箕准,派遣使者让他们称臣纳贡……反正这也是他们的强项。”赵泗摊了摊手。
朝鲜这破地方打起来还真没那麽好打,主要是费时间。
费个两三年功夫拿下朝鲜,那真番打不打?沃沮打不打?高夷白夷打不打?
打完以後是不是得驻兵?是不是得开发?
土地性价比没那麽高,真要性价比高始皇帝就不会选择南越和陇西作为主要战场了。
“留着吧……这些地方曾为燕国的藩属国,现在海军战船还不够多,等到海军战船够多了,这些地方都是案板上的鱼肉,怎麽都跑不了。
现在打过去,兴师动衆还耗费时间,打下来以後还要折腾,都是一帮子蛮夷。
中原的谷物已经传过去了,有了高産谷物,他们自然会愿意开垦耕种,等他们把地开扩的差不多了再打过去也不迟不是?”赵泗笑着说道。
“粮食够了,兵马也就多了。”始皇帝笑了一下。
“大秦粮种一断,他们就只有开垦好的土地,没有粮食了。”赵泗嘿嘿一笑。
“况且大秦的使者是干什麽的?怎麽可能让他们就这麽轻易的演变?无非扶持代言人分化拉拢……”赵泗毫无压力。
始皇帝一听脸上一僵……
都差点忘了这一茬了……
这粮种五年就退化没了,说白了还是得从大秦进口。
有高産粮种,蛮夷除非脑子坏了才会选择渔猎和放牧。
産量那麽高,就算农具垃圾,种地技术不咋地,也足够他们蜕变为农耕民族了。
而蜕变为农耕民族的第一步就是不断的开垦土地。
垦荒是会上瘾的……
土地开垦好,种个三五年,这地就成熟地了,以後都能够耕种了。
说不定为了获得更高的産量他们还会修建一些基础的水利设施?
刚好,这些做的差不多以後,粮种也就差不多彻底退化了。
然後嘛……
大秦只需要轻轻的把粮种的供应链一卡……
总不能他们再退回去继续渔猎吧?
开玩笑,农耕民族垦荒的第一步就是砍树清山修路搭桥。
这麽一想,始皇帝又有点不太舒服了……
粮种是和自家的好圣孙息息相关的,日後好圣孙要是出了什麽问题,大秦可能会真的出现板荡之灾。
人的胃口大了,就很难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