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弯腰从罐子里掏了三个鸡蛋出来,闻言:“司铭有个弟弟你知道,在县里跟着父子学习,一月回来一次,所以平日里就我和你爹在家,家里有三亩旱地一亩半水田,一年的收成正好够交税和咱们一家四口的口粮。”
“半山腰处也是咱们家的地,种了点果树,我和你爹就是靠卖果子的银钱,把司铭两兄弟养活大了。”
魏氏的声音沧桑,是历经悠长岁月才有的厚重感。
齐家就两辈人,如今还死了一个,家里显得更人丁单薄了。
许姝月若有所思,古代要说什麽最费银钱,那莫属跟读书人考科举了,眼下齐家青壮劳力少了一个,那供小叔子的担子就全落在老两口的身上,这个压力属实不小。
如今她嫁到齐家,那肯定也要为小叔子的读书大业出一份力。不想过紧巴巴的日子,就要想办法多赚钱。
在许姝月思索时,魏氏将金灿灿的炒鸡蛋盛进碗里,继续道:“眼瞎大雪漫天的,也没什麽需要忙活的地方,顶多是趁着大集的时候把没卖完的枣子,梨,林檎卖出去,这也费不了什麽事。”
林檎也就是苹果。
这和许姝月想的差不多,大冬天的,村户人家干不了活,都是在家里猫冬,她没想到的是家里还有果子没卖完。
许姝月皱眉道:“果子放太久更会卖不掉吧?”
已经道下雪的时候,说明齐家的果子至少在地窖存放了半个多月了,天气在寒冷,这果子放久了也容易变糠,口感变差到时候更卖不出去了。
说起这个,魏氏也发愁。今年本就因为收成好卖不上价,结果还剩下许多没卖出去,眼看都要放坏,老二明年的束修还没着落,魏氏愁的睡不好觉。
“实在不行,就只能贱价卖了。”能卖一点是一点,魏氏只奢求少赔一点。
魏氏把围布解下来挂在一旁的墙上,招呼着她洗手,“好了,把火停了吧,饭在闷一会儿就能吃了。”
许姝月依言照做,看着逐渐熄灭的火光,眸中忽然变得闪亮,她突然擡头看着魏氏,朗声道:“娘,咱们不如把剩下的果子都做成果脯吧。”
“果脯的价格比果子贵而且耐放易储存,即使今年卖不完,咱们还能放到明年再卖。”
许姝月眼神亮亮地看着魏氏,期待道,“娘,你觉得怎麽样?”
魏氏有一瞬间心动了,镇上的果脯铺子之前是从她和齐安生收的果子,差价有多少,她心里是有数的,无疑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只是……魏氏犹豫道:“大冬天的没太阳怎麽晒啊,而且,我和你爹有不会做果脯啊。”
这两个问题三人坐在桌前吃饭时,许姝月耐心地给他们解答:“爹丶娘,我会做果脯,你们要是不相信,可以先给我一点试试手。至于没太阳怎麽办……”
许姝月笑道:“其实果脯不一定非要晒,烘干烤干也是可以的。”
齐安生一张老树皮般苍老的脸皱着,沉默不语。
魏氏替他道出心中所想:“若是如此,得用多少柴木啊?”
丰通村靠山,冬日前家家都上山捡取木柴好过冬,齐家也一样,老两口向来勤奋,两个人捡了足足一柴房的木头,吃饭烧炕肯定是够用了,但若是用来烘干果干,怕是远远不够。
许姝月这才发现自己想得简单了,可要是放过这麽个赚钱的法子,她心有不甘。
屋内沉寂,齐安生拿起筷子,沉稳道:“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他这麽一打断,屋子里停滞的空气似乎重新流转起来,魏氏脸色一松,招呼道:“姝月,听你爹的,先吃饭,这鸡蛋我用猪油炒的,可香了,快尝尝味道怎麽样?”
魏氏做饭时,许姝月神游天外,此刻一看褐色的陶碗里,黄澄澄的鸡蛋堆了大半碗,她尚来不及动筷子,魏氏夹了慢慢一筷子鸡蛋放进她碗里。
而她自己,筷子频频伸向一旁的咸菜碗。再看齐安生,也是如此。
许姝月眼眶一涩,两位老人将她带回家的目的不纯,但对她的关乎却比真金还真。
她忍下心头酸涩,给魏氏和齐安生各夹了一筷子鸡蛋,认真道:“爹丶娘鸡蛋还多着,你们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