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颂桥心知肚明,顾斯嘉初期看电影从未关注过演员名单,而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作品本身上,他不觉得顾斯嘉痴傻,只觉得他执着又纯粹。
“主演叫梁杰,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长大,後来进城打工干活。机缘巧合被名导相中进入演艺圈,这部《回家》是他成名後出品人为他量身打造的作品。表演的角色并不能完全脱离表演者本身,当你身上具备角色特质时,再把它无限放大,呈现出来的角色才更具真实感。”
“为什麽有的演员能演绎截然不同的两种角色,都那麽深刻经典。”
“人性极为复杂,或许这两个角色是他身上两种特质的放大,或许是他在拍摄的不同时期心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虞颂桥沉默片刻,轻声道,“真正的脱胎换骨是极为残忍的,当你完完全全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原来的你也就被全然抹杀掉了。”
顾斯嘉皱眉思索:“那我演什麽好?”
因为不常回家,顾斯嘉并没有安装宽带,电视上能看得只有顾斯嘉之前下载下来的几部电影,都是他曾经看过的。
虞颂桥浏览下载目录,定格在《江城旧事》上。
《江城旧事》讲的是一群校园中的年轻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一系列事件,逐渐明确共同的革命理想,勇敢与时代抗争的故事。
这部电影评分一般,一是受电影篇幅所限不能很完备的表现出主角们的心路历程,二是节选的对年轻人们産生影响的事例不够有说服性,三是演员的表演太匠气。但瑕不掩瑜,电影的看点仍有很多。
顾斯嘉看完之後,真情实感的为他们感动过,为他们的梦想,为他们的友情。也曾设想过,如果自己是其中的某个角色应该如何诠释。
顾斯嘉领略虞颂桥的用意,他虽然和主角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年龄相仿,有着对某种事物的热爱,未来尚不明确,正在小心翼翼的求知探索。
虞颂桥选择了一段没有台词的戏份,男主和他的老师在关于革命未来的论题争辩中被说的哑口无言,他把自己关起来疯狂的翻阅支撑自己论点的书籍,他开始质疑自己的目标,质疑自己的思想。
在翻阅的过程中,男主看到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的令人痛心的前线战报,看到有志之士的振臂高呼和自我批判,渐渐平复心绪,认真的思索不断的自省,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前路渐渐明晰,一个更坚定的信念在他心中滋生。
顾斯嘉闭上眼让自己沉入角色当中,幻想此时的自己就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再睁眼时,顾斯嘉所看到的一切都变了,不是坐在家里的沙发上,而是在和老师辩论失败後,急切地飞奔到宿舍里,晕黄的灯光下他双手撑着书桌,焦躁慌乱迷茫紧紧束缚住他,令人难以喘息。
顾斯嘉入戏很快,而且能将自己所思所想具化的呈现出来。或许是未受过规范化的教导的原因,他对角色有着与衆不同的理解角度和方式,这使得顾斯嘉的表演显得有点「怪」,这种「怪」很容易将他与普通演员区分开来,突显的别具一格。
虞颂桥回忆上辈子,在进入影视圈的初期,他的「怪」尤其明显,在流水线的偶像剧中也能脱颖而出。剑走偏锋的表演其实很危险,幸运的是顾斯嘉有一张充满灵气的脸,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天赋,有追求,肯努力,如果没有那麽多的黑手和陷阱,他的未来会是什麽样?
“我的表演怎麽样?”顾斯嘉平静了会,让自己从角色中抽离,小心翼翼的望向观察他表演的人,他是第一次在人前演戏,第一次被评价演技,不紧张是假的。
“我面见过很多演员。”虞颂桥注视着他,“你是独一无二的。”
顾斯嘉悬在半空的心嘭的炸开焰火,五光十色迷乱了他的眼睛:“真的?”
虞颂桥温声道:“既然喜欢,就坚定的走下去吧,你会成功的。”如果不能改变你的命运,那我的重生还有什麽意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顾斯嘉今天体会到一名好老师的重要性。
虞颂桥是个非常好的引领者。他的几句指点,让顾斯嘉苦思不得其索的问题都迎刃而解。真正比他看上三天三夜电影绞尽脑汁的研究透彻得多。
晚餐依然由虞颂桥下厨,每道菜的咸淡都恰好和顾斯嘉的口味。两顿饭下来,不说别的,胃已经拜倒在对方掌勺之下。甚至幻想,将来挣了大钱,要找一个像虞颂桥一样的厨子,天天给自己做饭。
两人吃过晚餐,没有继续下午的表演模拟,而是坐在客厅里各取了一本书看。
顾斯嘉拿的这一本是虞颂桥刚买来的书之一《认识表演》,作者是F国人,现于NY影视学院导演系任教。这本书汉化的非常好,与他曾经看过的外国翻译版本不同,遣词用句是标准的中式风格。书里,作者以经典电影作品为例,深入浅出的分析演戏的几个流派区别。
顾斯嘉看的入迷时,一根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按在书页上:“天晚了,明天再看。”
最新评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