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门,众人眼前一亮:“哇。”
江盼也有些惊艳。
进门左手边连着墙做了一个半弯的收银台,收银台连着带柜子的岛台是自助区,连着自助区是酒水区,旁边立了一架木质屏风。屋子右边的一面墙全部放了半人高的木板,下面是高脚凳,能坐六个人,再往后是通往后院和二楼的门,挂了一张软席。
选菜区按着江盼的要求打造,下面是装碗碟的柜子,上面是三层斜架,用来摆放装菜的浅底盆,他个子不高都用着刚好;选菜区连着后墙改造的出餐口,改造的江盼在心里疯狂点赞,太完美了!
出餐口后面就是后厨,后厨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完全够用。
江盼看后厨的时候还遇到隔壁茶水店老板,阴阳怪气江盼多占了位置,江盼确实多占了位置,不过后院也是他花了钱租的,隔壁要是想用也可以用嘛。
他笑嘻嘻道:“没关系,这后院咱们两家共用,我们这厨房也没有占你们那边的位置,你们也可以在你们那边修,修多大都行,只要别过来我们这边就行,没有墙隔着咱们都自觉点。”
隔壁老板碰了个软钉子,不说话走了。
他们要能用上,早就去用了,还用别人说。他倒要看看新来的这家能卖出什么名堂,真以为生意好做!
江盼才不管隔壁老板心里的柠檬田,继续视察店铺。
桌椅全部都搬进来放置好,江盼细细数了下,加上靠墙的那一排单人位,全部有四十六个座位。
江盼很满意,毕竟收银台和选菜区还占了位置,现在能坐下四十六人,已经比他想的好,实在不够坐,楼上还可以嘛!
只是现在楼上还缺桌椅,后面再慢慢补咯。
墙上按江盼要求,装了挂画。自己用木头做的相框,看起来也很不错。
其实画都是江盼自己乱画的,什么野花野草啦,果子啦,蔬菜串串啦,反正什么可口好吃来什么。
就是颜料很贵,花了他不少钱!
还有一些前世很中二的标语,比如——
“串串配果酒,越吃越富有。”
“只要碗里满满的,人生就不会空虚。”
“有汤,有菜,有美味,朋友自己带。”
“吃自己的饭,让别人流口水去吧。”
“白天少食少加餐,留着肚子吃串串。”
“串串吃着好,生活没烦恼。”
“食一串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注①)
林进宝现在识字,边看边读,啧啧称奇:“哥,这些话你都咋想出来的?越品越有道理啊。”
江盼很羞耻,这不是他想的,是二十一世纪伟大的网友们想的,他尴尬道:“额,这不是我想的,借鉴,借鉴。”
林进宝不管借刀还是借剑的,他就觉得他哥厉害。
除了这些,其他细节也做的很好。
墙上还挂了几串红辣椒,跟店铺风格很搭,很有一番农趣,江盼也打算趁此机会宣传一波辣椒,他还打算卖辣椒酱!
桌子上摆上提前找村人收的竹编,当做筷子篓,另外还有个空着的篓子,有啥插啥,春天的树枝,夏天的野花,秋天的稻穗,冬天还有竹叶松叶呢,别让空着就行。
不要钱,还好看。
装修没问题,就等选个黄道吉日,开张!
第53章二合一他就是为了勾人啊!……
开张日期定在三日后。
趁这几天他们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确定菜品!
串串生意当然是万物皆可涮,但这个时代有局限性,那就是物资匮乏,冬天蔬菜种类非常少!
荤菜为主,什么鸡鸭鱼肉猪,能用的都用,不好涮的全部做成肉丸子。
素菜就有啥算啥,稀有的就价格定高点,这时间笋子木耳和部分菇类倒是比较多,可以多准备点。
江盼这次打算按签子定价,荤菜一律串长签,一签五文;素菜短签,一签一文,分一二三签每串菜,三根签子的就是反季蔬菜。
再准备点小吃,酒酿小圆子,粉鱼汤,凉粉,红糖冰凉粉。
饮品就酸梅汤,米酒,果酒,分别定价每竹筒五文八文十文。
小料区有:葱蒜香菜碎;限量辣椒油,没办法,必须得限量,油太贵;秘制泡菜等。
菜品定好,就是材料问题。
江盼还是让张娘子收菜和竹筒,竹筒一天三百个,菜根据当天用量提前定,另外多加一项收鸡和鸭,村里东西肯定比县城便宜,而且都是之前合作惯的,没什么大问题。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送菜。
之前是东西做好,用小吃车拉着去县城,现在有了铺面,就不能按以前的来。
张娘子想了想提议:“世忠在家也没事儿,要不让世忠每天送一趟,主要是肉类不好存放,笋子和菇类可以多囤点。”
“行,那就按婶子说的来,世忠每天早上送一趟到铺子,每日工钱算五文如何?”
来回一趟县城,就两个时辰,一日五文,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文,抵得上镇上县里做工半月的收入,世忠在家闲着也是下河捉鱼上树摸鸟,人嫌狗憎的,这朝能给家里添进项,张娘子哪有不应的?